第二卷 行路難 第六十四章 婚事(1 / 2)

秦昭也的確到了成婚的年紀了,看起來秦昭弱冠之年,又是秦家嫡係出身,按理說,娶妻並不是什麼難事。

問題是,如果秦昭留在雍州,娶妻自然不是什麼難事,他哪怕說要娶個公主,也不是沒有可能。問題是,如今秦昭留在邊城。

秦昭如今的官職也比較微妙,不上不下,秦昭若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停留在如今這個職位,那也就算了,自然可以將妻兒都帶在身邊,但是,那些世家淑女,有幾個人樂意千裏迢迢,嫁到邊關呢?

另外還有個問題就是,若是秦昭再進一步,按照慣例,就得將家眷留在京城,名義上是朝廷會幫著有功之臣奉養家眷老小,實際上就是充當人質的意思。也就是說,若是嫁給秦昭,前幾年要跟著吃苦受累,後麵就得留在京城,或許能夠錦衣華服,但是卻跟守活寡沒什麼區別,還得擔驚受怕,萬一秦昭在邊城打了敗仗,或者是弄出了什麼事情,那麼首當其衝,他的家眷就會跟著倒黴。

因為這些緣故,除非是那種真正看好秦昭的將來的人家,否則的話,願意將家中的女兒嫁給秦昭的真的是少之又少。當然了,那些破落戶卻是不在意有秦昭這麼個女婿的,西北這邊,秦昭哪怕不是說要娶妻,隻說要納妾,這邊的大戶豪商,都樂意排著隊將家中的女兒送過來,但是,這樣的人家,為的一方麵是秦昭手裏的軍隊,另一方麵,看重的也是秦家的資源。

而秦優看重秦昭,卻是希望秦昭有個相對有力的嶽家的,因此,卻是想要在世家中,為秦昭選擇合適的妻子。

秦昭並不介意這個,這年頭,大家多半是盲婚啞嫁,婚前最多聽說過一些,甚至隻能知道對方的排行,連閨名都未必知道,結婚的時候,就是兩個陌生人一塊兒行個禮,拜個堂,然後也就是一家人了。

秦昭對於自個未來的婚姻也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早就不是還期盼著什麼愛情的毛頭小子了,就算是後世,人家還是想要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巔峰呢!這個年紀,若是能娶到一個得力的妻子,那麼,也就能得到嶽家的支持,對於未來有著很大的好處,所謂聯姻,意義正是如此。

隻是,秦昭也明白,自個婚事的難辦之處,不過,隻要自個顯出足夠的價值,那麼,自然有人會搶著上門說親,所謂大丈夫何患無妻,就是如此。

秦優那邊的想法差不多,男人不怕成婚晚,世家尤其如此,跟尋常人家不同,尋常人家結婚早是正常的,畢竟,這年頭,那些底層的百姓,能夠活過四十的,都算是活得挺長了,人均壽命短。但是,世家不同,世家因為有著更好的物質條件,有錢有閑才能養生,尋常百姓,為了生活天天奔波還來不及,談什麼養生長壽啊!

世家的人均壽命要比尋常人家長得多,哪怕是朝堂上,出身富貴的大臣,都要比寒門出身的官員活得長,很多時候,靠著時間,都能熬死自個那些政敵了,難怪世家在朝堂上總是能夠占據優勢呢!

既然活得長,那麼自然沒有多少必要太早成婚了,畢竟,傳宗接代的壓力沒這麼急。日後功成名就了,原本不樂意的這會兒自然也就樂意了!大家都是實在人,秦昭說白了,在秦家也就跟孤兒差不多,秦優雖說看重他,看重的也就是他能夠帶來的利益,若是日後,秦昭不能給秦家帶來好處了,秦優雖說未必會翻臉,但是卻不會如同現在這般,對秦昭這般上心。

因此,很多人家哪怕覺得秦昭不錯,也得想著,秦昭沒有父母護著,也沒有嫡親的兄弟幫襯,日後若是有什麼岔子,秦家那邊覺得插手不合算的話,那自家女兒就算是砸進去了,因此,一個個卻隻是觀望,正好秦昭遞上了那個互市的奏報上去,雖說很多人都覺得這事不怎麼靠譜,但是,年輕人嘛,犯錯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世家子裏頭奇葩的也有不少,隻要能夠做出一定的成績出來,大家不介意押注。

不過,一直關注秦昭的周彥亭卻是對秦昭的婚事很有些想法,周彥亭當年就覺得,秦昭這人看著年輕,但是胸中自有溝壑,他若是真的入仕,將來卻是宰輔之才,就算是在軍中混不下去,以秦家的勢力,走舉薦的路子入朝也沒什麼問題。

可惜的是,周彥亭別說合適的女兒了,連年齡合適的孫女都找不出來,周彥亭倒是寫了信,給江州族中,將秦昭誇成了一朵花一般,意思是讓族長選一個周家的族女,嫁給秦昭,好早點跟秦昭扯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