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授人以漁(1 / 2)

冬去春來,轉眼就到了年初朝貢的日子。

冰雪消融,大地回春。

各地的方國和諸侯首領都在這個時候趕往朝歌,覲見商王,送上他們的貢品以示臣服敬畏之心。

寂寥了一個冬天的朝歌城又熱鬧起來了。

蘇辛高坐在殿上,神情莫測地看著眼前這位久聞大名,素未謀麵的西伯侯。

他一直在等著這一天的到來。

西岐之事,就像他心裏的一根刺,不拔不快。

可是,作為一個被和平與人權思想熏陶了幾十年的現代人,他深知自己既做不到主動挑起一場生靈塗炭的戰爭,也做不到談笑間取人性命。

這的確是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

活人祭祀,奴隸如牲口,生命是那麼渺小和無助。

來到商朝大半年,蘇辛本以為自己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卻在考慮如何解決西岐這個問題時,突然意識到,他根本就無法完全融入這個時代。

如果是帝辛,知道了西岐有謀反之心,必定不會像他這麼糾結。發動戰爭也好,殺人也好,帝辛都能毫無負擔地去做。

蘇辛嘴角翹了翹,露出一個無奈卻又堅定的笑容。

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王。

甚至,他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商人。

既然如此,他隻能用些迂回又愚蠢的辦法了。

他知道,這裏的任何一個人,或許都能做出一個比他的方法更為利落有效的決定。但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做這件事。

“聽聞西岐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擅長農事?”聽完姬昌滴水不漏的場麵話,蘇辛含笑問。

“正是如此。”姬昌臉上露出與有榮焉的驕傲,“我西岐子民都十分勤勞,日出而作,日落方歇。大家靠著自己的雙手和汗水,豐衣足食,每年都有富餘的糧食。這次入朝歌,我特地帶了十車糧食,獻與大王。”

蘇辛聞言,在心裏冷笑一聲。

這個姬昌,是在嘲笑商人不能自己豐衣足食,還需要從各地征集糧食嗎?

他這些日子用心研究了商人的風土文俗,發現商人的手工業雖然十分發達,在這個時代處於龍頭地位,於農業上卻有些遜色。

根據以往的糧食產量記錄,同樣的地,西岐能種出多於商人幾倍的糧食。

可惜,他對種莊稼什麼的一無所知。不然,還可以用現代的農業種植技能造福一下商朝的百姓。

不過,眼前不是有個現成的人選嗎?

姬昌,我還沒出手,你自己非要撞上來,怪不得我了。

蘇辛拿手撐著下巴,朝姬昌溫和地笑:“侯爺想的果然周到。不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世人皆傳,西伯侯仁義無雙,心懷天下。不知侯爺可願意出力,助一助天下百姓?”

姬昌微微愣了一息,馬上笑著開口:“大王謬讚了。能為天下百姓略盡綿薄之力,是姬昌的榮幸。”

嘴上這麼說,姬昌心裏卻在打著鼓。

他見過商王多次,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讓他摸不清這位王在想些什麼。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樣的話,竟然能從王的口中說出來,王想讓他做什麼?

“侯爺過謙了。西岐的農事如此發達,為何不把其中方法授於世人,讓其他百姓也能勞有所獲,自給溫飽呢?孤想請侯爺留在朝歌,編著一部農書,教授百姓種植糧食的方法。侯爺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