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設想過,讓祚輝和祚榮倆幫著完成心中的夢想,想到人各有誌,也就打消了這念頭。
誰成想,倆哥哥沒盼到竟然盼來了老將一位。
對於伯父劉尚誌的想法,劉祚晨也是左右為難,能有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能人相助自然是大有裨益,可想想老爺子暴跳如雷的樣子,頭皮就一陣陣發麻。
“三伯,您要不要……再…慎重考慮一番?”
期期艾艾地望著他,劉祚晨很期望他能夠改變主意。
“考慮個屁!你小子沒看出來?皇上馬上就會找個由頭罷了老子的官!老子這是自找了個台階下!知道不?”
劉尚誌和夏日蹲在荷葉上的青蛙一個模樣,氣鼓鼓地吹起腮幫子,響亮而又幹脆,尤其那眼珠子瞪了個溜圓直欲脫眶而出,更是神似。
這哪能算是台階?由雲霄之上……踏進淤泥還差不多,一步一個台階,即便是走下來那也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是?心裏腹誹著,劉祚晨嘴上仍是商量的語氣,“三伯您再想想……我這小廟裏哪能容得了您這尊大神?!”
“滾蛋!”
奢望著能夠讓他改變主意,不成想,換來一句“滾蛋”,也不敢麵有異色撓著腦袋的劉祚晨,尷尬地笑笑便匆匆離開了前廳。
對於皇上的秉性,伯侄倆都有足夠的認知,將會發生什麼已是不言而喻!
誠心誠意幫助他,又是德高望重的長輩,人際關係以及經年的社會經驗豐富更是可遇不可求,倘若不是顧忌老爺子的看法,劉祚晨絕對會舉起雙手讚成。
……
僥幸藏匿於民宅或是鑽進柴火垛的叛軍,都被梳理了出來,絕無幸免,當場斬首處決!
零星的叛軍,偶有狗急跳牆之輩,被發現之後自知絕難得到好下場,抱著臨死也要逮住一個黃泉路上做伴之人的心思,或是皇城守軍兵士,或是普通百姓,成為了又一批政治爭端地犧牲品。
“日他娘的!”
聽得,清晨從商鋪回府的吳江說出所見所聞,劉尚誌恨恨地罵了一句,再沒過多表態。
劉祚晨知道,他是在罵皇上以及眾位親王為了個人目的幹出人神共憤之事,吳江卻覺得他是在罵那些喪失了人性的叛軍兵士。
自古權勢相爭刀兵相見,受苦受難之人往往就是茫然無助的百姓,或者應該說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為了填飽肚子而活,卻被叛軍兵士逮著當做了墊背之人。
一個“冤”字隻能說明沒天理!
不是?那為何歹運不降到始作俑者頭上!
說,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那更是沒有天理可言,難道說罪孽的報應還要累加到一定程度?
沒有辦法以及能力去改變什麼,起碼不去助紂為虐,良心上或許還能過得去。想是這般想著,皇上是否能夠答應辭官的請求,劉尚誌心裏很是沒底。
“一會,我到皇宮跟皇上請罪……辭官!最好,你小子老老實實在府裏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