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王金蓮認子敘舊情呼延慶揮鞭打三將(1 / 3)

白袍小將聽了焦玉一番話,勃然大怒,“倉啷!”抽出肋下寶劍,要殺呼延慶、孟強和焦玉。這時,老寨主喝道:“住手!一旁站下。”

白袍小將無奈,隻好收回寶劍,站在一旁。老寨主問道:“你們是什麼人,敢出此狂言!”

焦玉說:“什麼人?我不說你不知道,我一說你就嚇得真魂出竅!我們哥仨,黑臉的是老大,紅臉的是老二,我是老三;若論武藝呢?我們哥倆先甭說了,就說我們老大吧,聽了他的名姓,你得嚇抽巴了,他就是頂天立地的一代英雄豪傑……”

呼延慶聽到此處,急忙喝道:“三弟,休得胡言亂語!”

呼延慶這一截話,那老寨主犯起尋思來了:這三個娃娃性情剛強,氣度不凡。他們不肯報名,其中定有隱情!我得如此如此,再作道理。想到這兒,說道:“小娃娃,休要氣惱。老夫平生好武,愛英雄、惜好漢,你們不是攔路搶劫的歹徒,老夫及手下人等也非打家劫舍的草寇。我外孫年輕無知,為了一頓酒飯與你們爭鬥起來,又並非用真本事將你等擒拿,誠望海涵。孫兒,快給三位小英雄鬆綁!”

白袍小將心裏不願意,可又不敢違命,隻好磨磨蹭蹭走上前去。

正在這時,忽聽有人高喊:“兒呀!”

呼延慶順聲一看,隻見從老寨主身後屏風處撲過一位婦人來。呼延慶定眼仔細一看;來者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娘親王金蓮。呼延慶“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娘!”

王金蓮撲上前去,緊緊抱住呼延慶。隻見她淚流滿麵,頓時泣不成聲。

孟強見呼延慶認了親娘,自然很是高興,可又一想:盟娘怎麼會到這山寨上來呢?定是被山賊草寇搶來的!想到這兒,便破口大罵:“你們這幫山賊草寇,膽敢將我盟娘搶上山寨。我與你們拚啦!”

孟強說罷,就給了白袍小將一腳。幸虧白袍小將躲得快,一閃躲開了。孟強見沒踹著,飛腳又要踢。就在這時王金蓮忙說道:“不得無禮。他們不是山賊草寇,是救命恩公!”

孟強一聽,立時就傻眼了。老寨主急忙走上前來,對白袍小將說:“你還愣著幹啥?快快解綁!”

老寨主和白袍小將給呼延慶、孟強、焦玉鬆綁,王金蓮施禮謝過老寨主,又對呼延慶說:“三漢兒,快去拜見齊老寨主!”

呼延慶連忙跪倒叩頭:“老寨主恩公在上,恕晚輩無知,多有冒犯。望您老人家多多海涵!”

孟強、焦玉也一同跪倒在地,連連叩頭拜謝。王金蓮又讓呼延慶去謝老寨主的外孫齊明,呼延慶、孟強、焦玉施禮謝過白袍小將以後,老寨主讓王金蓮領他們去房中歇息。王金蓮帶著呼延慶弟兄三人剛走,老寨主對外孫說:“你悄悄地去探聽探聽他們說些什麼。”

白袍小將答應一聲,走出大廳。

王金蓮領呼延慶三人來到自己房中,呼延慶才說出自己與孟強、焦玉結拜金蘭之事。因為剛才母親叫他三漢兒,他就猜測出母親沒向老寨主言明真情,所以當時也沒讓孟強、焦玉拜見盟娘。

孟強、焦玉拜過盟娘之後,呼延慶就問母親怎麼來到這山寨之上。一提起此事,王金蓮眼淚立時就流下來了!

王金蓮想起往事心悲痛,

淚流滿麵說出聲;

“三年前你上墳去祭祖,

大鬧東京汴梁城。

龐文老賊要除呼門後,

帶領五千虎狼兵,要到家鄉去行凶。

多虧你老爺早已派遠探,

飛馬回莊報險情。

咱一家收拾細軟忙奔跑,

龐文進莊撲了空。

這老賊心如蛇蠍將火放,

唁,不知村民是不是得逃生!

賊龐文一心想把咱家害,

又往四下派追兵。

一家人被追得四離五散,

為娘我隻身單影孤零零。

走了多少坎坷路,

爬過多少荊棘叢。

夜裏睡在墳塋地,

猛聽見慶兒你喊娘親聲。

娘睜眼抬頭四處找,

但隻見四下霧蒙蒙,天色已微明,

不見兒影蹤,為娘好傷情。

為娘總覺得身後有兵在追趕,

又慌慌張張趕路程。

也不知道該奔何處去,

也不知道哪是南北與西東!

一路上為娘淨害怕,

一路上為娘總擔驚。

猛聽一聲飛鳥叫,

以為龐文在追蹤,

猛聽一聲野獸叫,

以為前麵有官兵。

這倒不是娘怕死,

是為娘不見呼家冤仇報完目不暝!

為娘我一腳深來一腳淺,

深深淺淺,淺淺深深步難行。

踉踉蹌蹌進山裏,

腹中饑餓耳直鳴。

猛然竄出一隻虎,

(夾白)‘救命呀!’

為娘我不由喊出聲。

等為娘蘇醒過來懂人事,

已被抬到山寨中。

原來是老寨主帶人去打獵,

救下為娘免喪生。

從此後在這山寨上,

日日想,夜夜盼,日想夜盼,

夜盼日想親人能相逢。

盼過了春又盼過了夏,

盼過了秋又盼過了冬。

為娘盼了三年整,

想要打聽還不敢露真情。

剛才聽嘍兵說抓了人三個,

有個黑大個子武藝精。

也是為娘盼子心急切,

這才到屏風後麵看分明。

一看果是慶兒你,

為娘又是喜來又是驚。

這三年兒到何處去?

快快說給為娘聽!”

呼延慶一邊聽母親敘說,一邊流淚,心中更加痛恨龐文。母親說完,他就把自己同孟強、焦玉二次上墳,斬刁奇,殺丁霸,逃到楊府,跑回到大王莊,後來拜隱士王敖為師,上山學藝三年,又到二虎莊三虎嶺找到孟強、焦玉一同進汴梁,力劈惡僧歐子英,盧家招親,借出殯逃出汴梁等事說了一遍。

呼延慶在屋裏說的這些話,白袍小將在窗外聽得清清楚楚,暗道: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們找你還找不著呢,這回你倒送上門兒來啦!白袍小將想到這兒,“噌!”躥到房門處,“呼”地一下,推門而入,進門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邊叩頭一邊說:“伯母大人在上,侄兒給您叩頭了。”

王金蓮、呼延慶、孟強、焦玉見此情景,大吃一驚,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王金蓮忙把白袍小將攙起來,問道:“齊公子,你為何喚我伯母?”

白袍小將說道:“伯母大人,您稍候片刻,待侄兒去請爹娘。”說完起身,“噔噔噔噔”就跑了。

這白袍小將的話沒說清,王金蓮和呼延慶、孟強、焦玉更加莫名其妙。

不多時,老寨主、白袍將和一個中年夫人,還有白袍小將,他們急匆匆地來了。一進門,白袍將和那中年夫人就施禮拜見王金蓮,說出自己的真名實姓。

原來,這二人正是呼延守信夫妻。老寨主是呼延守信的嶽父,白袍小將是呼延守信之子呼延明。眾人一一見過,喜不勝喜。接著,老寨主將眾人讓到待客廳。

呼延慶、孟強、焦玉、呼延明這小哥兒幾個更是高興,按年歲生日一排,呼延慶為大,往下是呼延明、孟強、焦玉。

有人問了:呼延守信怎麼跑到這個山寨上來了呢?

呼延守信自從和兄長呼延守用在樹林之中灑淚分別之後,他就拚命地跑,以為離京城越遠越好。一路上擔驚受怕,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安。由於連餓帶累,又偶染風寒,他實在支持不住了。這一日夜晚,來到了一個莊子裏邊,他想敲門借宿。他剛敲了幾下,便昏倒在門前。家人聽到有人叫門,開門一看,地上躺著一個人,趕快進去稟報。

這個莊子叫齊家莊,呼延守信敲的是員外的門,主人姓齊名方。齊員外家有一兒、一女,女兒齊翠萍,年方一十五歲,兒子齊天龍,年方一十二歲。齊員外武藝高強,刀馬嫻熟,為人正派,剛直不阿。他不願做官,從未進過考場。他整日教兒女習文練武。齊員外正在練功房教兒女練武呢,聽到家人稟報,說有一人倒在門外。他便急忙走出門來,見倒在地上的是個年輕人,用手一摸,腦門滾熱,忙命家人抬進屋中。齊員外自幼好學,懂得醫術,連忙開了個方子,讓家人去抓藥。呼延守信被抬進屋後,發燒說夢話,口中直喊:“龐文老賊,你殺我呼家滿門,此仇不報,死不瞑目!”

齊員外一聽:哦!不用問,他是呼門之後了。家人抓來藥,熬好。齊員外給呼延守信服下藥,派心腹家人看護。第二天,呼延守信病情好轉,蘇醒過來,齊員外安慰一番,呼延守信感謝不盡。第三天,他能走動了,就要離開齊家莊。齊員外說什麼也不讓,非讓他將養將養。呼延守信推卻不了,隻好應允。因為他一心總想報仇,身體又能活動,就閑不住了,一早一晚就練練拳腳。齊員外見呼延守信品貌端莊,武藝不錯,又是名門之後,就有意將女兒許配給他。齊員外和夫人一商量,夫人也點頭答應了。又叫來女兒一問,齊翠萍說讓父母作主。這就單等著問問人家願意不願意了。

這一天,呼延守信覺得身體也養好了,總在這裏呆著也過意不去,就去拜見齊員外,意欲離去。齊員外對呼延守信說:“如今州府縣衙發了文告,都在緝拿呼門之後。你往哪兒去呀?還是躲在這兒吧!”

呼延守信不知道自己說夢話的事,聽了一愣,忙問:“恩公此話怎講?”

齊員外說:“公子,你不必瞞我,那日你發燒說夢話都說出來了。此處遠離縣城,很是僻靜,你住在這裏不必擔心。想那龐文老賊身為掌朝太師,官高爵顯,兵將眾多,你想報仇,並非眼下之事。常言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先在這棲身吧。我有意將女兒許配給你,以後生兒育女,接續呼家香煙,也好再圖謀大計!”

呼延守信聽罷此言,淚如雨下,跪倒在地,開口說道:“恩公,您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隻是我乃朝廷緝拿的罪犯,與千金小姐怎能匹配?這豈不耽誤千金小姐的終身?”

齊員外攙起呼延守信說:“嗜,你這講的哪裏話?我又不是勢利小人!我念你是忠良之後,為人端正,才將女兒許配於你。莫非你嫌棄我家小女?”

“恩公,我並不嫌棄,隻是怕誤了小姐的終身!”

“你不嫌棄,就將小女許配於你了。”

呼延守信又跪倒在地:“嶽父大人,請受小婿一拜!”

就這樣,呼延守信就住在齊員外家,隱名瞞姓改叫齊心,假稱是齊員外的一個遠親。第二年,他與齊翠萍成親。轉年得一子,取名呼延明。因為呼延守信還隱名瞞姓呢,就稱呼延明為齊明。

呼延明七歲那年,他舅舅齊天龍抱打不平,殺了縣官。為了躲避官司,全家隻好連夜外逃。這一日,逃在七屏山下,湧出一隊嘍兵,為首的兩位寨主賈飛龍、賈飛虎擋住去路,要他們留下銀錢。齊員外與呼延守信催馬迎戰,齊天龍和齊翠萍保護家眷財物。兩廂一交戰,齊員外和呼延守信把兩家寨主生擒活捉,賈飛龍、賈飛虎和眾嘍兵都跪地求饒,說他們都是活不下去才到山上來落草的。齊員外心想:莫不如在此安家,招兵買馬,日後也好報仇。於是,他們上了七屏山。

這七屏山,由五座大山峰、兩座小山峰相連而成,像七道屏障似的,故此名曰七屏山。齊員外上山之後,向眾嘍兵一打聽,知道賈飛龍、賈飛虎是被官府逼得家破人亡才到這兒來的。再一瞧這哥兒倆,都不過二十來歲,就把他倆放了。賈飛龍、賈飛虎推舉齊員外為寨主,並將此山改為齊平山。此後,齊方就在這山上招兵買馬,開荒種地,並訂下山規,不許打家劫舍,不許殺害百姓。關於呼延守信父子之事,也還是照就隱姓瞞名,怕道出真名實姓,傳揚出去,不利大計。

三年前,齊方打獵時救下王金蓮,王金蓮從未吐真情,因此兩廂都蒙在鼓裏。

呼延守信一家也得到一些消息,知道呼延慶兩次上墳之事。呼延明還是在呼延慶第二次上墳之後,才聽爹娘告訴他家中身世的。為啥告訴他呢?因為孩子大了,也懂事兒了,告訴他讓他發奮練功,日後好為呼家報仇。呼延明呢?從此也真發奮習練武藝了。他想:等練好武藝,也到東京汴梁去上墳。可是,呼延守信夫婦看管甚嚴,齊方老寨主立下山規,無論是誰,沒有將令不許私自下山。呼延守信還和他說:“等找到你伯父和呼延慶之後,就一塊兒去斬殺龐文、上墳祭祖。”所以,他早就盼望團圓這一天。齊老寨主也曾派出一些心腹之人,下山四處打探呼延守用、呼延慶的下落。可是,一直也沒打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