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刻,天人二魂就下沉到了丹田氣海,接下來該融合三魂了。
無名通過觀想,使得天魂在上,地魂在下,人魂居中,然後由慢到快逐步旋轉、磨合。
頓時感覺天地倒懸,萬物瘋晃,頭昏腦脹、憤懣惡心,有一種即將爆體的恐慌在心中蔓延,全身汗出如漿!
但這些都被他咬牙挺住,並默默念叨:“成功!成功!我一定要成功!融合!融合!雖死不辭!”
不知道過了多久,無名全身微微顫抖,頭上的汗水蒸發成陣陣白霧,從頭頂嫋嫋飄起。
氣海中,三魂終於脫離人形,合而為一,形成了一個核心血紅,中間紫紅,外圍橙紅的三色太陽,核心部分隱隱似幽靈跳動。
這就是傳說中的陽神麼?
“魂魄修煉果然艱難,我如此強大的靈魂能量尚且差點功虧一簣,一般鬼修要定神成功不知要何年何月?成功的機率有多少?”
感歎間,無名放開了對陽神的精神控製,那三色太陽遂如初升的朝陽,冉冉而上,自動歸位到頭部神庭穴中,突然,綻放出了耀眼的神光!
定神第一步取得圓滿成功!
刹那間,神識誕生,感知範圍如電光輻散,擴大到原來的兩倍!
內視更加通透,經絡纖毫畢現,氣血汩汩,穴竅幽深,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無名忍不住心頭的狂喜,發出了一聲虎嘯龍吟,驚得樹上幾隻鳥雀都“啪嗒”幾聲掉下地來!
他慌忙學慈雲寺裏的僧人道了聲“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根據上古傳說,隻要不斷壯大陽神,煉化陰氣,最後經受住雷劫,洗盡鉛華,就可以純陽之氣飛升仙界。
不過《鬼修初解》卻是主張魂魄齊聚,性命同修,陰陽相生,成就仙佛,須得先走陰陽合一的道路,再壯大元神,屬於另一種修煉方向。
無名經曆過地心陰陽湖,直覺到陰陽相生平衡的方式應該有更多玄妙。
不過他剛剛定神成功,管不了那麼多,先鞏固陽神才是當務之急。
陽神的鞏固,主要是觀想和吸收陽和之氣,連續七天後,無名略作休息,整理下修煉心得,意欲趁熱打鐵,嚐試下凝聚七魄。
他再次沐浴更衣,冥想入靜,觀想七魄。
七魄為黑色動物形,什麼動物?
無名反複觀想,心到:“既然是觀想出來的動物,殘留著動物的本能,那就按七魄的屬性來吧!”
屍狗,主警覺,那就觀想成一隻嗅覺靈敏的黑狗;
容賊,主吞噬,觀想成吞噬一切病害的烏賊;
除穢,主清潔,觀想成黑蚯蚓;
臭肺,主呼吸,觀想成吐水泡的黑金魚;
雀陰,主滋陰壯陽,觀想成黑參精;
非毒,即散毒,觀想成呈放射狀的黑刺蝟;
伏矢,即糟粕,觀想成發酵的醪糟壇子,化腐朽為神奇。
……
大約反複了一月之久,終於感覺七魄分別藏於五髒、腦門、便門。隨著七魄顯化,似乎全身氣血越來越旺盛,難怪乎七魄主物欲,原來就是體魄的七大屬性!
休息數日之後,無名意欲一鼓作氣,觀想七魄合一,成就陰神,進而陰陽合一,進階元神之境。
奈何操之過急,事有不順,雖然殫精竭力,七魄卻如蚍蜉撼樹,紋絲不動。
反複觀想三百餘遍,始終不得其法,最後不得不暫停修煉。
“閉門造車,果然走不了多遠,看來還是太急功近利了,或許上了倚天山,得名師指點,會簡單得跟吃飯喝水一樣也未可知?”
待到守孝期滿,無名跪拜了母親,貼身藏牢《噬魂天書》和《鬼修初解》,久久凝視著自家的茅屋,流露出一絲不舍,最後長籲了一口氣,毅然轉身往高城山山頂而去。
他心裏默念著上古一位聖人的詩:“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蕭瑟而孤寂的一襲青衫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