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狼:我聽張某老師講,蒙牛為什麼發展這麼快,就是因為3個業務員屁股後麵跟1個督導,而且當時蒙牛也不是很大啊。沒有檢查就沒有執行力,不要害怕花錢,花這個錢會產生更大的效果。
呼嚕貓:外界看到蒙牛的成功,都以為看到了真正的原因,包括張某老師不停地宣講蒙牛的速度。的確,蒙牛創造了奇跡,但是我們思考,這個奇跡為什麼沒有第二個企業創造過,蒙牛的速度和奇跡不可複製,我們以為看到蒙牛成功的原因,其實隻是看到冰山浮在水麵可見的部分,真正的原因可能在水下看不見的部分。哪個部分更大,哪個部分才是真正的原因。
導入督導係統一定會產生效果,這個我不否認,相反我也很認同。但是,這套係統真的適合我們現在導入嗎?我們現在是在打天下,打天下需要的管理係統應簡單有效,不要複雜,因為它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銷量。唯業績論英雄,隻有如此,才能刺激員工攻城略地,快速占領市場,我們那時再導入督導係統,性價比才是最高的。所以我的意見是:再過兩年正式導入督導係統更合適,現在我們隻需要3個人,督導陝西大本營即可,也能產生實際的效用。很多考核看起來很美,運行起來都是虛的(這也跟運行的方式及團隊有關係)……
土狼顯然覺得有些尷尬:那你看吧,我覺得陳列、排麵很重要,不考慮好像不太合適(顯然呼嚕貓並沒有完全說服土狼,至少當時看起來是這樣)。
土狼通用式觀點:很多大企業適合的績效考核模式,未必適合我們。
呼嚕貓個人觀點:打天下千萬不要做守天下的事情,企業打天下不要太規範,所以企業要規範並非在任何時候都合適,有時候故意不規範,反而有更多的機會,就像華為,早期的分錢模式充滿著機會主義,這樣才刺激,才最能產生創造業績神話的英雄。
呼嚕貓認為:任何製度的運行,本身是有成本的,企業打天下時,一切都為一個指標:銷售!其他任何幹擾的因素盡量淡化,打天下需要厚此薄彼,如此方能生存,生存方能發展、方能尋求此時更合適的管理係統。這也是我們所看到的許多企業,並不規範、管理混亂卻屢屢創造業績、成為黑馬的原因,不能不令掌舵人和企業組織架構設計、管理係統設計者思考。而這些現實存在的現象卻不是書本裏可以看到的,也很難聽到和理解……
顯然,本次溝通並不理想,至少呼嚕貓認為自己沒有真正說服土狼。
呼嚕貓發現,改革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有改革者都值得佩服,起碼有勇於改變現狀的欲望,總比整天抱怨而沒有任何想法或者不敢於嚐試的好。
經過80天的努力,曆經數不清的吵架、摔凳子,可改革的成果並不如預期理想,呼嚕貓幾乎有些泄氣了,好幾次都產生“算了吧”的念頭,呼嚕貓的改革用田雞的話講就是“沒事找事”。
完全改革確實很困難,具體原因有兩點:
第一,自己還不夠堅持,有時候依然容易妥協,在自己堅持正確的觀點時,根本就不應該妥協或者讓步,否則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公司請自己來,就是幫助作決策的。第二,近兩個月來,呼嚕貓發現各種各樣的培訓公司,紛紛邀請土狼參加培訓,這些培訓公司的業務都非常擅長死纏爛打。土狼聽課太多,學得太多,理念和思路也經常變換不停,沒有長期堅持的戰略。比如說,呼嚕貓製定好的戰略,會議上土狼大加讚賞,但接下來該怎麼執行還怎麼執行,往往第一個改變或者糾正戰略的,不是別人,正是土狼本人!
可呼嚕貓調整幾天後又不死心,重新振奮精神,調整狀態,準備繼續推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