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在家庭資產中配置—定比例的黃金投資能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黃金投資是一個很好的風險防範的投資品種,又可以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在資產的保值方麵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有資料顯示,藝術品投資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資項目(另外兩項為金融和房地產)之一,其回報率之高,最終將跑贏房地產和金融投資,這已經成為全世界投資者們的共識。許多人開始把對藝術品收藏作為一種保值、增值的投資行為。
目前在國內,藝術品的投資是一個特殊的門類,其投資效益往往比別的項目更顯著,其增值幅度也超過別的投資。它的特殊性在於這些藝術品不僅是一種物質存在,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結晶,既可作為一種物質財富儲蓄,也可作為藝術來欣賞與研究。由於精品在藝術家一生的創作中,數量極為有限,所謂精品難求,其獨有性和不可取代往往可令其市場價值以驚人幅度攀升,而它們的價值具有相對的穩定住。對於這些書畫與古董的買賣,可以隨時進入拍賣市場,得到一個公平的價格。
隻要我們采取不同的投資手段,跑贏CPI並非難事。或者即使跑不贏,也可並駕齊驅或緊隨其後,或者不至於被甩得太遠。
老年福利,養老是個大問題
“未富先老”,中國的老年人福利任重而道遠。單純依賴子女養老,依照現在的國情已經不大現實。必須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
老年人福利是指國家和社會為了安定老年人的生活、維護老年人的健康、充實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社會公益服務。許多人會有一種模糊認識,就是老年人拿了退休金,即算是享受老年人福利了。實際上,這種看法是相當狹窄的。我國已經製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並初步搭建了一個基本的老年福利政策框架,包括了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麵,而絕不僅僅是養老金這一項內容。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如果在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就認為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了老齡社會。1999年10月我國便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的行列,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2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0%,並以年均3.32%的速度持續增長。如今,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了1.3億,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亞洲老年人口的1/2。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老齡化趨勢,我國也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的行列。各個國家都把老年福利作為福利製度的重要內容之一,並推行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為例,它們的老年人福利是在全民福利的模式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基本上完全由政府開支。老年人除了可以享受公民的一切福利待遇以外,還可以享受社會提供給老年人的特有福利。美國、德國、瑞典、英國等都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指導以及飲食配送。在瑞典,老年人乘坐公交車、上劇院、看電影、參觀博物館等都享受半價優惠。在對老年人尤為重要的醫療保健方麵,美國提供住院和療養性服務,德國、法國提供護理扶助,日本則有臨終關懷醫院等。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老年人平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的醫療和護理服務已成為衡量老年人福利水準的重要標誌。老年人福利還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在這方麵,許多國家對老年人的學校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法國由國家創辦了多所老年大學,其開支均列入政府預算。瑞典國內所有的大學都對老年人開放。在巴西,大約有150所公立和私立大學招收老年大學生,規定60歲以上老人不必高考就可以直接入校,當然,課程安排也相應與常規不同。
與上述這些國家相比,我國的老年人福利差距立刻就顯現出來了。近期有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被調查的城市老人中,有98%的老人還在依靠自我養老,隻有不到2%的老人由社區福利機構照顧。我國現有的老年人福利設施嚴重不足,社會福利機構的總床位數還不到老年人總數的1%,無法滿足養老需要,而且與發達國家3%~5%的比例相比,差距是相當大的。而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農村老人生活困難、缺醫少藥的現象還很普遍。我國存在著諸多欠缺,做得還遠遠不夠。
那麼,為什麼在有著“尊老愛幼”悠久傳統的中國,國家的老年人福利會有著這麼巨大的差距呢?歸根結底,還要從我國的國情說起,它可以用四個字來表達,即“未富先老”。
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實力在不斷增加,人均值卻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與此同時,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人口總數的10%,據推測,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2億,約占總人口的14%。到了21世紀中葉,將達到4億人左右,占據總人口的20%以上。麵對這麼多的老年人口,國家財政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一方麵是老年人福利建設資金不足,另一方麵是全社會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在迅速增長,這一矛盾顯得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