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本指數: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
在網上,有人專門為生活在廣州、上海、北京三地的人算了一筆生活成本賬:
以下成本均以沒有女朋友、不生小病、杜絕朋友聚會、極少吃水果、從不打碎鍋碗瓢盆……的單身男性為標準計算(單位:元/月)。
廣州:房租及水電煤、寬帶1100元(一般房租都要800元,如果一個人住一房一廳大都在1000元以上)吃飯600元,一般不吃大餐,周末時候偶爾和同事AA製去享受一下,一次50元以下;手機、交通費等150元(平時上班有班車坐的);日用品300~400元左右。目前,每月花費平均1900元左右。
上海:房租及水電煤700~900元(合租兩室戶);交通費100~200元(有班車的可免,不含的士);通訊費100元(因人而異,但50元是底線);餐費600元(未考慮公司有免費工作餐及請客吃飯);其他還有人情往來、充電、娛樂等。總的來說,在上海每月消費1600元左右應該是一個參考指標。
北京:房租及水電煤800~1000元(合租兩室戶);交通費200元(有班車的可免,不含的士);通信費100~200元(各人不同,200元比較平均);餐費450元(未算公司有免費工作餐及請客)。大致上,在北京每月起碼消費2000元左右。
如果你覺得在北京或者紐約坐地鐵上班太貴,那麼看看東京吧。在東京乘地鐵要花3.25美元,要是順手買份報紙喝杯咖啡,11.7美元會迅速從你口袋裏消失。相同的東西,在東京的價格要比紐約貴24%。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城市生活質量”已經成為今天“地球村”裏許多居民非常關注的問題。據《福布斯》雜誌網站報道,美國著名谘詢公司美世公司(Mercer)發布的《200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顯示,日本首都東京超過去年的“冠軍”莫斯科,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為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中國首都北京的排名比2008年提升11位,一躍成為位居全球第9位的“昂貴城市”。在排名前25位的城市中,中國占了4個。
在這份號稱全世界最全麵的調查中,調查者選取了全球6個大洲的143個城市作為調查對象,對各個地區200多個項目的花費進行了比較,其中包括住房、交通、食品、服裝、家用品、娛樂消費等。在比較過程中,調查人員將紐約作為評判標準,其指數為100,其他城市的指數都同紐約對比,比紐約消費水平高的指數就超過100。第一名東京的指數為143.7,最後一名約翰內斯堡的指數為49.6,前者幾乎為後者的3倍。
在這份排名單上,亞洲城市的表現最為搶眼。
由於日元兌美元的彙率已大大加強,使得大阪從2008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2位。中國香港位居第5,新加坡上升3個排名,達到第10位。卡拉奇仍然是這一區域生活成本最便宜的城市,排名第140位,比2008年上升1位。
美世全球員工流動亞太區信息產品解決方案負責人CathyLoose評論說:“貨幣強勁的市場,如中國和日本在榜單的排名都有所上升,對於派駐海外的員工來講其生活成本變得更加昂貴。然而也有一些貨幣,包括韓元、印度盧比、印尼盾和菲律賓比索等對美元彙率的降低,導致這些國家的城市排名下降。”
因此,亞洲一些城市在榜單的排名下降。韓國從第5位下降到第51位,雅加達從第82位滑到第106位,而馬尼拉則從第110位降到第126位。由於印度盧比對美元彙率的削弱,導致印度的城市排名紛紛下降。新德裏從第55位跌至第65位,而孟買則從第48位跌至第66位。
由於人民幣相對於大多數其他貨幣表現強勢,中國的城市經曆了相反的效果。北京目前排在第9位,上升了11位,而成為全球前10大生活成本昂貴的城市。上海、深圳和廣州緊追其後,分別是第12、第22、第23位。
美世大中華區信息谘詢服務業務總監張世東認為:“中國城市排名的上升主要是因為相對良好的整體經濟表現和相對強勁的幣值,以人民幣計價的實際生活成本則變化不大。由於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和相對樂觀的市場前景,預料跨國公司的外籍人員派遣計劃不會由於生活成本的相對變化而產生重大影響。”
負擔係數:如何化解年輕人的負擔
中國的傳統向來重視親情,孟子語:“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也就是說,一個家庭至少要包括父母、子女兩代。如果經濟富足,壽命較長,加上其他條件,可以上有父母、祖父母,下有兒子、孫子,四世同堂,這樣的家庭被稱為“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