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現貨市場上實物金的主要形式是金條和金塊。金條有低純度的沙金和高純度的條金,條金一般重400盎司。市場參與者主要有黃金生產商、提煉商、中央銀行、投資者和其他需求方,其中黃金交易商在市場上買賣,經紀人從中搭橋賺傭金和差價,銀行為其融資。黃金現貨報盤價差一般為每盎司0.5~1美元。盎司(0unce)為度量單位,1盎司相當於28.35克。
黃金現貨投資有兩個缺陷:須支付儲藏和安全費用,持有黃金無利息收入。於是通過買賣期貨暫時轉讓所有權可免去費用和獲得收益。每口期貨合約為100盎司。中央銀行一般不願意通過轉讓所有權獲得收益,於是黃金貸款和拆放市場興起。
2.紙黃金
通俗地說,紙黃金就是黃金的紙上交易。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隻在個人預先開立的“黃金存折賬戶”上體現,而黃金的價格根據國際金價實時調整,用戶不用擔心銀行隨意操縱金價。
紙黃金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1)安全性高。由於紙黃金是不依賴於實物的交易,所以你不用擔心黃金的儲存、保管,它是以數據的形式記錄在銀行的數據庫中。其安全性要遠遠高於銀行存款。
(2)成本低。紙黃金交易中,投資者無須透過實物的買賣及交收來實現交易,而是采用記賬方式來投資黃金,由於不涉及實金的交收,交易成本可以更低。
(3)變現速度。從變現的程度來說,紙黃金的變現是瞬間到賬的,不像基金需要幾個工作日才可以拿到錢。而且紙黃金也比股票更具有彈性,隻要你願意,你可以在買入1分鍾後賣出你的紙黃金,而這在股市是不可能實現的。
(4)交易方式規範。紙黃金跟隨國際金價製定價格,而不是由銀行自己製定的,所以投資者不用擔心銀行會通過操縱價格來獲取利潤。
(5)手續費低。與我們投資股票、基金一樣,紙黃金的交易也是需要一定的手續費,與傳統的按交易金額的百分之幾收取手續費不同,紙黃金的手續費是按照黃金數量來收取的,投資紙黃金的手續費要遠遠低於股票、基金的手續費,並且這一比率會隨著金價的上漲而下降。
但是紙黃金也並非沒有缺陷,雖然它可以等同持有黃金,但是戶口內的“黃金”一般不可以換回實物,如想提取實物,隻有補足足額資金後,才能換取。
這裏要注意的是,紙黃金和實物金的共同缺點就是不能做空。也就是說,當黃金價格下跌的時候,投資者就無法進行黃金投資操作了,隻能等待下次上漲。如果投資者手中持有黃金,而沒有及時賣出,那麼隻能承擔黃金價格下跌的損失了。
3.黃金期貨
通常來說,黃金期貨的購買、銷售者都在合同到期日前出售和購回與先前合同相同數量的合約,也就是平倉,無須真正交割實金。每筆交易所得利潤或虧損,等於兩筆相反方向合約買賣差額。這種買賣方式才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炒金”。黃金期貨合約交易隻需10%左右交易額的定金作為投資成本,具有較大的杠杆性,少量資金推動大額交易。所以,黃金期貨買賣又稱“定金交易”。
黃金期貨投資的缺點是:投資風險較大,因為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對市場走勢的準確判斷;市場投機氣氛較濃,投資者往往會由於投機心理而不願脫身,所以期貨投資是一項比較複雜和勞累的工作。
目前黃金投資最熱門的現貨黃金和期貨黃金。
現貨黃金交易基本上是即期交易,在成交後即交割或者在數天內交割。期貨黃金交易主要目的為套期保值,是現貨交易的補充,成交後不立即交易,而由交易雙方先簽訂合同,交付押金,在預定的日期再進行交割。其主要優點在於以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掌握大量的期貨,並事先轉嫁和約的價格,具有杠杆作用。期貨黃金的開戶金額,起步應不低於5萬元。
儲蓄:把錢存入銀行
先哲早已告訴我們,儲蓄是一種美德,揮霍浪費可恥。這個古老的智慧反映了我們共同的道德判斷,以及未雨綢繆的明智抉擇。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有許多揮霍成性的人,也總有許多理論家,為揮霍行為尋找合理化的借口。
古典經濟學家勇於駁斥他們那個時代的種種謬論,他們認為符合個人最佳利益的儲蓄政策,也符合國家的最佳利益。他們指出,懂得長遠打算的理性儲蓄者,對整個社會不會有害,反而有益。當今社會,古老的節儉美德連同古典經濟學家的警醒之言受到抨擊,許多人搬出反對節儉的新理由,提倡支出的論調蔚然成風。
為了把這個基本的問題盡可能講清楚,我們再來借用經濟學家巴斯夏所舉的一個經典例子:
假設有兩兄弟各繼承了一筆財富,每年均有50000美元的收益,但是其中一人揮金如土,另一人謹慎節儉。我們在這裏忽略掉所得稅,以及兩兄弟是否應該去工作賺錢,是否該把大部分錢捐給慈善機構,因為這些問題和我們接下來要談的主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