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家合夥出的資產的安全,不被基金公司偷著挪用,中國證監會規定,基金的資產不能放在基金公司手裏,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隻管交易操作,不能碰錢,記賬管錢的事要找一個擅長此事又信用高的人負責,這個角色當然非銀行莫屬。於是這些出資(就是基金資產)就放在銀行,而建成一個專門賬戶,由銀行管賬記賬,稱為基金托管。當然銀行的勞務費(稱基金托管費)也得從大家合夥的資產中按比例抽一點按年支付。所以,基金資產相對來說隻有因那些高手操作不好而被虧損的風險,基本沒有被偷挪走的風險。從法律角度說,即使基金管理公司倒閉甚至托管銀行出事了,向它們追債的人都無權碰基金專戶的資產,因此基金資產的安全是很有保障的。
投資基金就是讓理財專家替你打理財富,比較省心,收益穩定,很適合上班族和對金融信息了解較少的人群。但基金是長期投資品種,持有時間長才會顯現出良好的效果。
在基金的投資理念上,美國人比較崇尚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買進被市場低估的股票,長期持有以獲利。”數據顯示,美國基金持有人自20世紀80年代牛市以來的平均持有周期是3~4年,這反映了美國基金持有人將基金視為理財工具,而非短炒工具,他們通常不會隨短期市場波動而頻繁進出。正如巴菲特所說:“我們在投資的時候,要將我們自己看成是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師或經濟分析師。”
美國人熱衷於基金投資,這主要是因為美國人具有傳統的投資意識,也有很強的風險意識和風險承受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生育高峰那代人的老齡化、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國家養老體製改革,也促使美國人投資基金。調查顯示,有92%的美國基金投資人購買基金是為了退休養老的財務目標,而養老金在共同基金中的資產比例也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20%上升到目前的40%左右。
此外,在美國,各類投資基金比較發達,據報道,美國共有15300多家投資公司,8000多隻共同基金,6400多個單位投資信托,620多隻封閉式基金,150多隻交易所基金。這樣,人們對投資基金有了更多的選擇。
通俗地講,投資基金就是彙集眾多分散投資者的資金,委托投資專家(如基金管理人),由投資管理專家按其投資策略,統一進行投資管理,為眾多投資者謀利的一種投資工具。投資基金集合大眾資金,共同分享投資利潤,分擔風險,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
黃金:保值增值的好選擇
繼“股民”、“基民”之後,“金民”又成投資新一族。特別是在2008年1月,股市連續下挫,而黃金的價格卻在節節飆升,於是,很多股民紛紛從股市抽回資金,轉頭殺進金市尋金。黃金投資是最具潛力的投資品種,它為人們打開了新的財富之門。那麼,黃金到底具有哪些魅力呢?
黃金作為一種貨幣,具有不變質、易流通、保值、投資、儲值等多種功能。當然,隨著國際事務的變動,黃金的價格也會有變動,不過到任何時候,就算所有的紙幣都不能花了,黃金仍可以充當貨幣。因此,黃金成為人們新的投資品種,尤其在不確定的經濟、政治環境下,黃金作為“沒有國界的貨幣”更是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一種永久、及時的投資方式。同時,黃金作為一種世界範圍的投資工具,具有全球都可以得到報價、抗通貨膨脹能力強、稅率相對於股票要低很多、公正公平的金價走勢、產權容易轉移、易於典當等比較突出的優點。這奠定了這個天然的貨幣之王的地位。
對於人們來說,要想進行黃金投資,需先了解黃金投資的品種。在我國,現階段主要的黃金投資品種有以下三種。
1.實物金
實物金買賣包括金條、金幣和金飾等交易,以持有黃金作為投資。這種投資的實質回報率基本與其他方法相同,但涉及的金額一般較高(因為投資的資金不會發揮杠杆效應),而且隻可以在金價上升之時才可以獲利。一般的飾物金買入及賣出價的差額較大,視作投資並不適宜,金條及金幣由於不涉及其他成本,是實物金投資的最佳選擇。需要注意的是,持有黃金並不會產生利息收益。
金幣有兩種,即純金幣和紀念性金幣。純金幣的價值基本與黃金含量一致,價格也基本隨國際金價波動,具有美觀、鑒賞、流通變現能力強和保值功能。紀念性金幣較多更具有紀念意義,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較難鑒定其價值,因此對投資者的素質要求較高,主要為滿足集幣愛好者收藏,投資增值功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