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筆投資,去做別的生意,也許早就賺的不止這個數字了,巴菲特的長期投資價值觀到底是不是適合中國股市。有些股民對巴菲特喪失信心了,因為他們覺得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對自己來講沒有任何意義。如果巴菲特隻做長期持有,那麼他在2008年拋售中石油說明了什麼?他短線也做。隻要賺錢他都做。一個真正的投資家永遠不會把投資的訣竅告訴別人,所以巴菲特對媒體講的公開的投資技巧一個也沒有,隻是一個哲學理念,長期持有,理念的東西誰都明白,但不實用,他講長期持有,那是適合大的投資公司的理念,他投資了可口可樂,可是他在可口可樂公司最艱難的時候召開董事會,救可口可樂公司於危難之中。這豈是一般小股民能投資得起的。
散戶還是適合做短線賺錢,拿幾萬元,去長期持有一個公司,還不如在短線上掙足了錢,再重點投入一個公司的股票,重權持有。如果巴菲特真像他講的一樣,隻做長線,那麼2009年,他公司一時的虧損,他又何必懊惱。其實巴菲特誤導了很多投資者,人們都覺得長線是有道理的,都去做長線,但不知道資本的一個基本常識,就是等量資本帶來等量利潤,當資本很少的時候,你去投資長線,即使10年之內給你帶來的利潤率很高,也不如你大量資本放在利潤率低的項目上所獲得的利潤高。打個極端的比喻,你1元錢投資在一個項目上,利潤率是100%,和你1000元投資在一個項目上,利潤率隻有1%,哪個項目會有更多利潤呢?1元錢的項目你可能獲得1元利潤,而1000元的項目,你卻賺了10元錢,如果第一個項目你要堅持10年,第二個項目就需要1年,那麼你第一個項目的投資是10年獲得1元,而第二個項目的投資卻是10年獲得100元,所獲得的利潤是第一個項目的100倍,如果我們把1000元用於長線持有呢?10年之後,我們獲得了1000元的利潤,遠遠大於第二個項目10年的投資收益。這說明了,如果資金少根本不合適去做長線持有,應該短線搏擊,少量資金怎麼才能多賺錢呢?就是追逐短期的高利潤,用1元錢去追逐可以高風險的短期暴利,不斷地進行重複操作,不斷的轉換股票品種.比如你1元錢今天投資在貴州茅台上,連續拉了兩個漲停之後,你就賺了2角錢,接著再撤出,尋找暴利股票,如果沒有,哪怕賺一角錢,也要忽進忽出,避免資產損失。很多股民就想知道怎麼樣去尋找這樣的股票,巴菲特在操作中石油的時候有一個場景值得我們學習,你不需要看報表分析,你隻需要看一點,這個公司的實際情況,所以巴菲特去了加油站,這是最直接反映一個公司真實價值的地方,然後再看市盈率,對於財務報表的利潤未必要相信,要相信自己判斷的利潤,市盈率是預期利潤與目前公司市值的比價,如果你預計這1年內的預期利潤比市值的比價已經大於15,就不合適再投資,但是這個利潤的計算,一定要自己估算,才能找到合適的黑馬。
基金:讓專家打理你的財富
我們現在說的基金通常指證券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資產,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證券投資基金在美國稱為共同基金,英國和中國香港地區稱為單位信托基金,在日本和中國台灣地區則稱證券投資信托基金等。
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基金概念的理解,我們可以作一個比喻:假設你有一筆錢想投資債券、股票等進行增值,但自己既沒有那麼多精力,也沒有專業知識,錢也不是很多,就想到與其他幾個人合夥出資,雇一個投資高手,操作大家合出的資產進行投資增值。如果每個投資人都與投資高手隨時交涉,那將十分麻煩,於是就推舉其中一個最懂行的牽頭辦這事。定期從大夥合出的資產中按一定比例提成給他,由他代為付給高手勞務費報酬,當然,他自己牽頭出力張羅大大小小的事,包括挨家跑腿,有關風險的事向高手隨時提醒著點,定期向大夥公布投資盈虧情況等,不可白忙,提成中的錢也有他的勞務費。上麵這種運作方式就叫做合夥投資。將這種合夥投資的模式放大1000倍、1萬倍,就會成為基金。
如果這種合夥投資的活動經過國家證券行業管理部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審批,允許這項活動的牽頭操作人向社會公開募集吸收投資者加入合夥出資,這就是發行公募基金,也就是大家現在常見的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就是這種合夥投資的牽頭操作人,不過它是個公司法人,資格必須經過中國證監會審批。基金公司與其他基金投資者一樣也是合夥出資人之一,但由於它牽頭操作,要從大家合夥出的資產中按一定的比例每年提取勞務費(稱基金管理費),替投資者代雇代管理負責操盤的投資高手(就是基金經理),還有幫高手收集信息搞研究的人,定期公布基金的資產和收益情況。當然,基金公司的這些活動必須經過證監會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