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大國際宣傳力度,加強開拓國際市場
印度、愛爾蘭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機構,注重全麵收集整理本國軟件產業、政府政策和企業情況,按年度編輯出版,向國內外廣泛散發,提高本國產業知名度。印度NASSCOM 聯合麥肯錫、科爾尼、國際數據集團等跨國谘詢機構,跟蹤產業趨勢出版專題報告,深度介紹印度軟件企業的技術專長和業務領域,給歐美眾多潛在客戶形成“先入為主”的導向。借鑒印度成功做法,由權威部門或全國性中介機構,編輯中英文版《中國服務外包年度報告》等類似報告,全麵介紹我國政策環境、產業發展、企業實力,並與國際谘詢公司建立信息交換與共享機製,全方位推介中國優秀的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通過設立“全國服務外包日”或“全國服務外包周”等活動,定期組織開展相關的活動與論壇進行宣傳;在全國性的重要媒體上宣傳服務外包行業的戰略意義與重要性;積極參與重要的行業活動、論壇、並在各項重大對外經貿活動中宣傳服務外包對中國發展的戰略意義、中國的優勢以及商業法律環境的改善,以增進國際上對中國的了解。
加強政府間對話與合作,與條件成熟的國家和地區建立長效合作機製。充分發揮我國駐外使領館作用,加強對駐在國綜合情況調研,推動國外發包企業與我國企業建立業務聯係。推廣中國服務外包專業網站,提供國內外服務外包的政策法規、市場準入、項目需求等信息。打響“中國服務”品牌,樹立中國服務外包和軟件業的整體形象,大力宣傳“中國服務”,逐步開拓國際服務外包市場。
10.優化投資軟環境,全麵提高服務業吸收外資水平
政府和企業都要認真研究全球服務外包發展的最新趨勢,借鑒其他國家和企業的成功經驗,完善我國的投資促進政策,提高我國承接服務外包的國際競爭力;統籌規劃,形成合力,積極有序開展服務外包投資促進工作;充分發揮各類中介組織的作用,針對跨國公司外包服務戰略和具體意向,著力優化投資環境特別是加快解決比較突出的軟環境問題,積極有效開展投資促進工作,大力推進跨國公司將其具有一定規模的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讓更多的跨國公司將我國作為包括業務流程外包在內的服務外包重要基地,並最終進行戰略性跨國投資和服務外包,全麵提升合作水平。
①完善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法律法規,建立規範的服務業投資準入製度,積極穩妥地擴大服務業市場準入;②加快研究出台規範服務業並購的政策,引入戰略投資者,加快服務業的重組,推動壟斷性服務行業改革的深化;③完善服務業吸收外資的行業導向政策,將研發、信息、金融、物流及供應鏈、市場營銷及專業服務等我國比較薄弱的生產性服務業列入優先鼓勵的範圍,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加大開放和引資的力度;④著力提高引資質量,重點引進其先進的技術、組織形式、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和市場網絡;⑤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完善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的監管體係,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11.實施大企業戰略
中國軟件行業的最大問題是企業規模小,小作坊式的企業難以承擔完整的大訂單,而印度軟件大公司規模經濟的優勢在於它能夠最大地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同時抗風險能力也大大增強。因此,需要實施大企業戰略,培養一批大型接包商,從人才培養、國際市場開拓、研發支持、信息服務等各個環節入手,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我國目前的大型軟件企業進入軟件和服務外包供應商市場,指導和服務國內大型用戶企業實現BPO業務轉型,同時允許小型的外包供應商自然發展,提供相應措施促進其快速積累資本和經驗;定期或不定期在重要的軟件出口基地、或是具備發展BPO國內城市召開各類研討會和洽談會,邀請國際BPO中間商、發包商參與,為企業牽線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