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要根據服務外包行業的特點,逐步製定並完善我國服務業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係,加大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力度,針對服務外包業建立專門的投訴機製與渠道;加大對軟件盜版等侵害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引導企業誠實守信,嚴格履行合同,保守客戶機密,遵守國際上的信息保密規則;積極推行軟件正版化;鼓勵國家級軟件出口基地建立境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台,支持企業到境外申請專利、著作權、商標等知識產權,對申請和維護費用、代理費用等給予補貼;並建立行業監管部門對各專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機製。
6.完善產業綜合政策環境
積極為服務外包企業創造條件,製定符合服務外包產業特點的靈活勞動工時製度;放寬外彙管理,允許服務外包企業根據實際經營需求保留外彙。由國家領導人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在多種場合對服務外包進行大力宣傳,並將服務外包的發展作為雙邊和多邊經貿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服務外包發展趨勢和特點,製訂鼓勵服務外包行業目錄;放寬某些服務行業的市場準入條件,為跨國企業來華開展服務外包業務創造軟件、硬件環境。積極穩妥地進一步開放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國際貨運代理、銀行、保險、證券、電信、外貿、商業、文化、旅遊、醫療、會計、審計和資產評估等領域,借助服務外包國際轉移促進中國服務業向更高水平發展。大力發展跨國經營,鼓勵開展設計谘詢、對外承包工程和技術貿易等。將現有以東部海纜為主的網絡結構,轉變為多方向、多途徑的出口,加強考慮西北、西南等方向,以及通過陸纜、衛星等方式建立國際通信出口。
7.盡快建立強有力的中介機構,大力提高全國服務外包信息公共服務水平學習印度NASSCOM的成功經驗,盡快建立在行業內具有領導和影響地位的服務外包行業協會,為政府製定行業政策提供建議,進行國際市場的營銷與品牌建設,積極組織協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ITO與BPO產業,正麵告訴國際市場中國服務提供商的能力,提供中國IT服務外包統一信息,代表中國整個ITO與BPO行業參加國際行業貿易展。在國內市場上代表ITO與BPO行業,就國際標準、預期、趨勢及最佳慣例等內容對各公司進行培訓,就行業利益問題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針對整個行業定義關鍵性術語與定義,利用它們來遵循國際規範。
與此同時,進一步推動中國服務外包信息公共服務網站建設,為服務外包企業、國內外服務外包發包企業、相關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以及高等院校、大學/大專畢業生等提供與服務外包相關的各類信息,建立服務外包業務交易平台,為服務外包企業人才招聘和大學/大專畢業生在服務外包行業就業提供公共服務,並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打造“中國服務”良好形象。
8.打造“中國服務”的國際品牌
拓展離岸服務外包市場,最大的障礙是品牌。品牌不響、品牌不硬,就不能贏得客商的注意和信任。作為世界最大的軟件外包承接國,印度是第一個以國家為單位樹立品牌形象的接包方,其獨特的優勢為印度在國際外包市場確立了地位。以國家為單位樹立外包品牌是當今國際服務外包的大趨勢。要給海外客戶一個良好的形象,首先必須在海外市場宣傳中樹立我國統一品牌,宣傳我國的服務外包質量;要通過各種會議、會展等場合宣傳、展示我國軟件外包的形象;要以高質量的服務外包樹立我國品牌的形象;要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維護我國軟件品牌的形象。
利用在引進外資和國際合作上的經驗,與國際知名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合作,製定中國的總體外包品牌戰略;建立國家級服務外包的權威性論壇,打造國際性論壇品牌,樹立中國服務外包業的良好形象;舉辦宣傳地方產業的服務外包日等活動,安排組織發包方訪問中國,進行“中國服務外包產業行”,增進外方對中國的了解;接洽目前在中國已發包的全球知名跨國企業,宣傳它們的成功經驗,在主要的地方/軟件園/服務領域有針對性地打造“具有全球號召力”的標誌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