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服務”的戰略思考(1)(3 / 3)

3.國際客戶資源缺乏

與領先的印度同行相比,中國本土服務提供商缺乏關鍵的國際客戶資源。

目前,大部分日本的離岸外包業務仍主要從日本的大型IT係統集成商那裏分包,中國企業尚未建立起直接、深入和戰略性的客戶關係。中國大部分服務外包企業尚不具備國際營銷的經驗和能力,嚴重阻礙其未來發展。

4.中國企業的運營模式有待更新

由於中國企業的傳統運營模式的限製,中國對IT服務外包的接受程度仍然較低;中國企業客戶的外包合同多數圍繞著係統集成、軟件開發,而在網絡托管、數據中心管理與運營等方麵的服務外包合同很少。

5.品牌知名度低

我國軟件企業目前還是主要麵向日本市場,總體上處於低成本競爭階段,還沒有到依靠品牌賺錢的階段。軟件外包主要市場的歐美國家對我國軟件外包企業缺乏了解;我國還很少有企業獲得承接軟件外包所需的高級國際資質認證。

另一方麵,中國服務離岸外包行業缺乏一個類似印度NASSCOM 那樣有影響力、能夠真正代表國家服務外包行業的行業組織,因此無法與政府共同製定品牌策略並在國際上針對中國的獨特優勢定位開展品牌建設活動。

6.缺乏公共信息渠道

有許多國外發包公司反映,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媒體查找有關中國軟件出口外包企業的信息非常困難,尤其是英文資料。相比較而言,印度NASSCOM免費為公司提供詳細分析可靠的信息,包括曆年的數據、市場分析報告、供應商的檔案等,極大地促進了歐美軟件開發公司與印度本土公司的相互了解與合作,極大地推動了印度軟件出口。

7.2中國發展服務外包的政策建議

以技術研發、信息技術服務和業務流程服務為主的服務外包,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壯大服務外包產業,對於中國國民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就業、解決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立足於建立並保持我國在全球服務外包領域的國家競爭優勢,從強化產業要素、培育國內需求、完善產業環境、促進企業成長角度出發,緊密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提出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建議。

1.轉變觀念

我國服務外包乃至整個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傳統價值觀念影響,認為價值產生於生產過程,流通等服務隻是實現價值的手段。突出表現為重視製造業,忽視服務業,結果是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卻錯失了“世界辦公室”的寶座。發展服務外包,振興服務業首先要轉變觀念,以抓製造業的勁頭來發展服務外包,把招商引資的重點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花大力氣發展我國服務外包事業,通過承接發達國家的服務外包業務,提高我國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企業要轉變經營理念,經營業務要從“小而全”轉向“大而精”,不要自己能做的都由自己做,而要做自己最好的。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合作,向同行學習最新的服務理念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完善我國服務外包統計體係

在國家商務部關於實施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通知的引導下,我國服務外包主要承接地出台的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相應政策中都已經將加強服務外包統計工作作為近期的重要工作內容。近期出台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幹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也對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我們要充分借鑒印度、愛爾蘭等國經驗,細化服務外包統計口徑,完善統計管理模式,明確嵌入式軟件產品目錄及計算標準,構建服務外包全口徑統計體係,做到既適合服務外包產業特點,又便於政府管理。針對網上傳輸的服務交付模式和產業特點,以合同管理為基礎,出台統計製度,發布統計目錄,理順管理程序,製定扶持引導政策,從源頭入手,建立各部門分工合作、協調配合的管理和統計工作體係,從製度上保障出口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加強全國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統計隊伍建設,保證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深入分析服務外包統計數據,建立部門間出口數據分析及交流製度,統計數據將作為各地及有關企業享受各項服務外包促進優惠政策的依據,分析掌握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及時調整管理和促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