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幹旱貧困縣教育資源評估和比較
雖然我們所調查的幾個幹旱貧困縣在教育移民方麵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西部幹旱貧困縣的教育資源卻是非常貧乏的,這與他們的貢獻是極不匹配的。下麵我們把會寧縣和民勤縣的教育資源情況與江蘇省蘇州市的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
(一)幹旱貧困縣教育資源的一般情況
1.會寧縣教育資源情況。
甘肅省會寧縣位於甘肅省中部,全縣總麵積6439平方千米,轄24個鄉、4個鎮、290個村(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5.8萬人。會寧縣自然條件嚴酷,十年九旱,資源匱乏,經濟發展落後,是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19億元,縣、鄉級財政收入20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
會寧縣是西北的教育名縣,有著優良的教育傳統和辦學特色,自恢複高考以來,已向全國各大專院校輸送學生近4萬人,其中博士生500多人,贏得了“西北高考狀元縣”和“博士之鄉”的美譽。會寧縣2005年各級各類學校有619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農職業中學2所,初級中學47所,九年製學校11所,各類小學532所,幼兒園20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全縣有教職工7827人,其中普通高中專任教師956人,農業職業中學專任教師120人,初中專任教師2296人,小學專任教師4445人。全縣高中專任教師學曆達標率為49.9%,初中專任教師學曆達標率為82.8X,小學專任教師學曆達標率為76.3%。在校學生165047人,其中普通高中學生17811人,農業職業中學學生1510人,初中學生49680人,小學生92858人。各級各類學校占地麵積424萬平方米,每生人均25.6平方米;校舍建築麵積62.9萬平方米,每生人均3.8平方米。
會寧縣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基礎教育欠賬較大。截至2003年底,全縣基礎教育累計負債8089萬元,相當於目前全縣4年的財政收入。二是危房麵積大,排危任務十分艱巨。目前全縣中、小學危房麵積達8.5萬平方米,占校舍建築總麵積的13.8%。其中、小學危房麵積達6.9萬平方米,初中危房麵積達8000多平方米,現有危房中,絕大部分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磚土木結構的簡易平房。三是初高中教育規模偏小,無法滿足教育人民群眾的需求。為了保證初中階段95 9/5的升學率,限於現有的校舍條件,初中隻能擴大班額,有些班額達80多人,初中畢業生隻有1/3能升入高中。四是教學器材短缺,尤其是高中實驗儀器、音體美器材嚴重短缺。五是教師隊伍學曆合格率偏低,數量不足,按現行編製標準核算,全縣尚缺教師1000多名。
2.民勤縣教育資源情況。
甘肅省民勤縣位於騰格裏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兩大沙漠腹地,全縣總麵積1.6萬平方千米,轄18個鄉鎮、244個村,總人口30.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4.8萬人。民勤縣風大沙多,生態脆弱,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幹旱、荒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63億元,縣(鄉)級財政收入28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