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5日中共白銀市第四屆四次全委會議通過)
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曆史時期,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為了抓住這一曆史機遇,積極主動地對接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措施,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新要求、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新變化、對外開放的新環境和白銀市情變化的新特點,市委在反複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白銀市經濟發展戰略的建議。
一、總體戰略、思路和目標
白銀市實行市管縣的體製。目前,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7.1%,城市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市的63.4%,“二元”經濟結構表現突出。因此,我們要著眼於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在白銀今後的經濟發展中,堅持以工業經濟的發展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城市經濟的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實施持續加趕超、漸進加跨越的可持續發展趕超戰略。總體思路是: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曆史機遇,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做到一個“穩定”、兩個“優先”、三個“加速”。即:穩定農業基礎地位,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現代化進程;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優先發展科技教育;加速工業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改造提高和培育發展,加速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優化,加速市場體係、市場功能和市場環境的配套完善。總的目標是:力爭到200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到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基礎上再翻番的目標提前兩年實現,到2015年,在全麵實現小康的基礎上,80%以上的城鎮人口和50%以上的農村人口達到寬裕型小康,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全麵發展。
二、積極推進資源型產業向多元主導型產業的轉變,大力發展城市經濟
白銀市是隨著資源的開發而形成的資源性工礦基地型城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可利用資源的減少,白銀城市經濟的發展麵臨著投資短缺、生產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債務包袱重、結構調整難度大、發展後勁不足等問題的嚴峻挑戰。為了實現白銀城市經濟的振興和可持續發展,必須把體製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使經濟發展由資源型向技術型轉變,走出一條良性循環整體發展的路子。為此,在城市經濟工作中要實施“兩塊三維”發展戰略。“兩塊”是重點要加快白銀區、平川區的建設和發展;“三維”即強化橫向經濟聯係、促進縱向經濟輻射、推動產業深度開發。實施“兩塊三維”發展戰略,從總體上說,就是要順應西部大開發的國家戰略轉移趨勢,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導向,以白銀、平川兩區現已形成的工業為基礎,通過橫向聯合、縱向輻射和深度開發三條途徑,力求拓展市場空間,贏得新的發展機會,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挖掘潛在的生產能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多元主導型的城市經濟格局。
白銀區和平川區“兩塊”是城市經濟的主要載體,在全市區域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因此,在西部大開發中,要把兩區作為開發重點,把開發小區作為突破口,把加強和完善基礎設施作為切入點,並把內涵式的改造與外延式的擴張相結合,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資源轉換,逐步擴大城鎮、城市規模,使其成為地區性的經濟增長中心。
“強化橫向經濟聯係”,其核心是借力發展。具體就是“四靠四帶”,即向蘭州中心城市靠攏,帶動白銀的開放開發;向大的企業集團和大中型企業靠攏,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向上市公司靠攏,帶動增量資本的優化配置;向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靠攏,帶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促進縱向經濟輻射”,就是深入認識市管縣城市的梯級發展態勢,運用塊一帶一群密切結合的城市、城鎮空間分布網絡帶動經濟發展。“塊”是發展白銀區、平川區兩大塊。“帶”是要將境內鐵路、公路、河流沿線看作全市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將中心城市、縣城、開發小區、小城鎮溝通連接,融為一體,進而發展有特色的經濟帶條和帶片。重點發展沿黃河地區、包蘭鐵路和白寶鐵路沿線、公路沿線三個開發地帶。“群”是有計劃、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和小集鎮,形成一定規模的城鄉區域經濟網絡和鄉鎮企業相對密集區,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