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受認識、金融風險、銀行商業化經營和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使金融部門支持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力度不夠

據統計,1998年4月末金融機構投放給個體私營經營單位的貸款占總貸款的5.1%。這與非公有製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地位和發展要求是很不相符的。在結算中尤其是現金供應上,有的金融機構也不能將非公有製經濟與公有經濟一視同仁。一些非公有經營戶為了能及時取得現金,隻好通過轉帳或現金方式將生產經營性資金存入儲蓄帳戶,一次或分次提取現金。造成信貸支持力度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麵:

各金融機構貸款比例過高,資產質量惡化,無力發放更多地非公有經濟貸款。

金融機構加強和完善貸款管理後,那些經營不穩定、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的非公有經營戶不易得到貸款擔保。同時,一些非公有經營戶財務管理不規範,財務狀況不夠透明,甚至財務報表弄虛作假,給信貸管理帶來相當大的困難,導致這些企業信譽不佳,也很難獲得銀行信任。

非公有經濟貸款質量低。如會寧、景泰和平川區非公有經濟貸款中不良貸款分別占61%、65%和68%。其原因一是一哄而起,盲目經營;二是經營管理水平低;三是經營方式陳舊、產品老化;四是資金底子薄,高負債經營,自我發展能力差,相當數量的非公有經營戶虧損倒閉,造成大量貸款沉澱和死滯。

金融服務不能適應非公有製經濟發展。金融機構由過去粗放經營轉變為集約化經營後,對非公有製經濟的支持顯得過分小心或謹慎,忽視了金融營銷市場的開發和規劃。

金融部門還沒有真正認識到支持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是促進自身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從現代金融的角度講,金融部門的服務對象應該是所有經營單位,不能留有空白點,更何況國家已經明確向非公有製經濟傾斜的政策。如果金融部門繼續忽視對非公有製經濟的支持,將會失去更大的金融營銷市場份額。

金融部門還沒有認識到金融支持和服務的重要作用。沒有較好的金融服務,非公有製經濟隻有限於自給自足甚至易貨貿易的範圍內(尤其是債務鏈複雜時更是如此)。這種情況嚴重抑製了非公有製經濟的專業化、規範化和產業化,而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正是依賴於專業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沒有較好的金融服務,非公有製經濟效益就會降低,產業化、專業化和規模化就難以實現。

針對金融部門存在的問題,從拓展服務範圍、提高經濟效益、促進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出發,提出以下建議。

1.充分發揮信貸杠杆作用,促進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應在符合國家金融政策的前提下,調整信貸工作思路,打破傳統觀念的禁錮,突破所有製的界限,進行比較、選擇和優化,在更大範圍內開展信貸業務。按照“三性”原則,突出效益目標,追求效益最大化。適時調整信貸政策及投向,對非公有製經濟參與國有企業資本重組和改製給予重點支持。

2.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改變現行融資辦法,使目前單一借貸融資向社會資本化融資轉變。這樣不僅可以分散銀行的信貸風險,而且可以為非公有製經濟開辟新的融資渠道,並提高資本使用效率。

3.金融部門強化商業銀行的服務功能,為非公有製經濟提供多種信息谘詢服務。給非公有製經濟提供多方麵結算及櫃台服務。提供轉帳、彙兌、提現等優質服務,並配套提供各種有效證券、協議、契據、存單和票據等托營業務。根據非公有製經濟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金融服務手段支持其發展。新上項目決策方麵給予大力支持,幫助進行商品市場行情分析,降低產品開發和生產的風險。

4.積極發展中介機構,尤其是投資銀行業務,為非公有製經濟參與產業結構調整、進行資本重組創造條件。非公有經濟目前麵臨一次極好的發展機遇,一定要抓住這個契機參與資產重組,這要求有一批投資銀行家作為戰略設計、兼並收購的參謀與顧問。通過發展銀行業務,實現資本所在產業、部門之間的重新配置,把資本從效率低的產業轉移出來,為新興的產業籌備資金,以提高資本效率。投資銀行在兼並、收購與重組中,對非公有製經濟實施外部交易型戰略,以求得自身的更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