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製經濟快速發展的優勢平川區成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當日審批聯合辦公室,定點辦公,聯合辦證,簡化程序,當日審批,為個體私營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截至1999年9月底,全區個體工商戶達到2804戶,從業人員6684人,注冊資金1177萬元;私營企業36家,從業人員343人,注冊資金1027萬元;城市個體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19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8%。全區個體私營經濟年增長速度達20%,已成為平川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農業自然資源充裕,產業化發展迅速的優勢平川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無霜期143天,日照率62%,光能資源豐富,極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發育。土地麵積廣闊,有可耕地49.5萬畝,現有耕地25.8萬畝;宜利用開發的荒地、荒坡85.3萬畝;宜林地71.5萬畝;宜牧地131.9萬畝。二毛裘皮、黑瓜籽、西瓜、黃河蜜瓜、大棗、發菜、甘草等土特產品,質地優良,久負盛名。依靠科技進步,已形成了以陡城、水泉、寶積為主的玉米、小麥、瓜菜等種子產業和以下村、小黃灣、旱坪川、吊溝為主的西甜瓜產業,這兩大產業成為平川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特色。同時,種子、瓜菜、養殖、小雜糧四大支柱,已成為平川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優勢。

市場消費的優勢平川區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消費市場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瓜果蔬菜、肉禽蛋奶等農副產品已明顯不能滿足本地區市場的需求,不足部分需從臨近縣區調運。區內尚未形成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批發市場,大部分客商到西安、蘭州、秦安、靖遠等地提貨,資金外流嚴重。

二、對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的幾項重點工作的探討

找出平川經濟中最閃光、最亮麗、最具特色的產業或行業,集中精力和財力進行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開發,從而促進全區經濟的飛速發展

1.切實按照“三不三互”原則,處理好地企關係,著力發展城市經濟,增強城市經濟的輻射、帶動功能,推動區域特色經濟的快速發展。積極協調好地企關係,強化對大型企業的服務功能。為了協調處理好地企關係,為大中型企業搞好服務,解除它們的後顧之憂,使這些大中型企業在平川進一步繁榮發展,提出了“服務城市、致富農民”的這一指導全區工作的宗旨。這些大中型企業如果興旺發達,一方麵可為地方的財稅增加收入,同時,也可帶動平川整體經濟的繁榮發展,而且還可為下崗職工的重新就業創造許多機會,從而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鑒於此,應更進一步按照“三不三互”的原則處理好地企關係。

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優化投資環境,為推動區域特色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硬件條件。兩年來先後從各種渠道籌措資金80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麵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觀,城市規模由建區初的4.8平方公裏,發展到了今天的16平方公裏。現在的平川區到處洋溢著濃烈的現代文明氣息。

著手挖掘旅遊資源優勢,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開辟新領域。平川曾是絲綢之路北路的重鎮,“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是當年該地區繁榮景象的真實寫照。古纏陰城的黃河彎道,其狀若月牙,古人稱為“月河”,“月河晚照”是當地一大著名景觀,激發了無數騷人墨客的創作衝動。明代詩人邢介便留下了“煥彩騰光萬樹花,餘輝晚送夕陽斜”的妙句。平川區南端的屈蜈山,海拔2858米,原始森林茂密,“屈□春障”也是當地的著名景觀之一,而關於屈蜈山種種的神奇傳說更是眾口爭道,至今盛傳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