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驅動。市場牽動就是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優化資源配置為重點,確立主導產業,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和“兩高一優”農業。把市場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牽動工程,擴大市場輻射功能,加快產品優勢向商品優勢的轉換,在整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上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連動模式。按照生產良種化、技術操作模式化、質量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的要求,大力開展實用科技的引用和推廣,推動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等高科技在農村經濟增長中的運用,加速農業科技進步。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政策引導,落實黨的農村“三項基本製度”。減輕農民負擔,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通過典型引路、示範帶動,推動各項經濟活動由小到大、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發展。加快社會化服務體係、農技推廣體係和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體係的建設步伐,強化對農民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以城區為依托,以五個鄉工貿小區為基礎,積極培育若幹區域中心,增強城鄉融合度,充分發揮城鎮的輻射作用,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一個大戰略,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以小城鎮為連接點,打破城鄉隔離狀態,推進城鄉一體化,帶動農村二、三產業發展。
依托能源重特色
在平川這樣一個新興的能源工業區,隻有從實際出發,發揮比較優勢,揚長避短,培育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做到以特創新,以優取勝,才能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結構合理、互補性強的平川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一、平川區發展特色經濟的基礎條件和優勢
1.社會經濟發展概況。平川區是1985年10月隨白銀恢複建市而成立的一個市轄區,總麵積2106平方公裏,有漢、回、滿、蒙等11個民族,共1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萬人。現轄七鄉一鎮和三個街道辦事處。
建區以來,全區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增長10%的速度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糧食等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企業改革穩步推進,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和煤炭、電力、陶瓷等基礎工業得到了充分發展。改革開放取得新的突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市容環境衛生發生了顯著變化,1998年順利通過省衛生城市驗收,使全區的投資環境和工作生活環境有了明顯改善。農村經濟和農村工作以奔小康統攬全局,以科教興農、抓水節水、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係為重點,取得了全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煤炭、交通、水利、電力、通訊、商流等行業都有了較快發展。1998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11.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1481元,較上年增長209元。
2.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的客觀條件。平川區是一個新興的能源工業城市,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礦產資源豐富,能源充裕的優勢煤炭資源分布區內的西北部,總儲量約11.37億噸。另外還有砂金、銅、錳、石英石、沸石、燒脹粘土、花崗岩、陶土、石灰石等多種礦產資源。本區不僅有豐富的地下水,黃河也流經境內32公裏,集水麵積1.3萬畝。境內有設計規模為年產煤炭600萬噸的大型國有企業——靖遠礦務局,西北最大的陶瓷基地——靖遠陶瓷廠和國家“九五”重點工程、設計能力200萬千瓦的西北最大火力發電廠——靖遠電廠。
交通便利,通訊快捷的區位優勢區中心距打拉池飛機場20公裏,距蘭州中川機場百餘公裏。白寶鐵路和王家山、紅會煤礦專用鐵路貫穿全境。國道109線、省道308線在境內交錯而過,區鄉公路四通八達。郵電通訊緊跟時代步伐,電報業務進入全國自動轉報網絡。全區共有程控電話9473部,市區內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9部。京呼銀蘭光纜穿越全境,並已開通信息高速公路。
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城市服務功能明顯增強的優勢長征西路順利開通,多年來阻塞區內交通的長征東路鐵道口已動工修建立交橋,三路公交車開通運營,樹木栽植及沿街綠化麵積不斷擴展,街景建設及城市公共設施建設速度明顯加快。就業市場、蔬菜直銷市場、盤旋路市場、木材市場和陶瓷市場先後形成,且布局合理,其巨大的流通功能已充分發揮出來。各類銀行、商業網點、賓館飯店、保險機構沿街林立,形成市區商業服務中心。文化廣場、草坪、足球場、遊泳館、高爾夫球場等城市娛樂場所有的正在建設中,有的已正式投入使用。隨著城市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平川的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
中區開發區環境優美,政策優惠,開發前景廣闊的優勢在平川區城市規劃範圍內、靖遠礦務局與靖遠電廠之間的中區開發區,西與國道109線銜接,南與省道308線相連,總麵積4254畝,可開發種植麵積3000畝,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環境優美,可工可農。1998年初,進一步完善開發思路,即把過去以發展工業為主,調整為以發展綠色企業為主的綜合開發,把中區建設成一個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集經濟林、觀賞林、綠色企業、科技示範、工商、旅遊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區。組建了白銀市平川區中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是由平川中區開發辦以橋、路、水、電設施投入1300萬元及寶積鄉和響泉村以中區內可耕種的3000畝土地折價1200萬元入股組建的股份製企業。以土地開發、農業綜合開發、科技開發和房地產開發為主要經營範圍。公司完全按現代企業製度運行,製定了公開招標、承包出租等優惠政策,並出台了一係列特殊政策。開通了寬40米、總長9.7公裏的七條道路。引黃上水工程、電廠廢水利用工程、五眼機井鑽掘工程等三水齊上的中區水網係統已經形成。電網係統建成縱橫五條線路。通訊線路穿境而過。已種植經濟林300畝,道旁植樹3600株,平田整地1000畝。1999年成立了中區管理委員會,加快建設速度,注重在項目建設上狠下功夫。中區足球場基本完工,遊泳池已投入使用,商業街建設已完成初步規劃和全部土地租賃工作,花苑住宅小區建設已完成設計規劃,其臨街建設已經開工,計劃完成總建築麵積3萬平方米。日光溫室棚架廠、石雕廠、種草公司已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