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名度高,業績突出。30多年來,二十一冶金建築公司立足甘肅,轉戰西北各省區及河南、河北、山東、海南等地,先後承建了白銀鋁廠、寧夏青銅峽鋁廠、河南新安鋁廠、青海鋁廠、青海長青鋁廠、寧夏中寧鋁廠、西北銅加工廠、甘肅稀土公司、白銀公司第三冶煉廠、金川公司第三硫酸廠、民和鎂廠、青海有色金屬冶煉廠、西北鉛鋅冶煉廠、西北鐵合金廠、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甘肅廠壩鉛鋅礦、蘭州煉油廠、蘭州碳素廠、蘭州鋼廠、西寧鋼廠、河北宣化鋼廠、甘肅峽村水電站、蘭州蘭園體育館、白銀市立交橋、青海錫鐵山礦、甘肅臨澤澱粉廠、核工業404廠、山東青島高速公路、蘭州軍區4916工程及981工程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大中型新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還先後兩次承建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工程,跨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
3.重質量嚴管理,信譽良好。在長期的建築安裝施工中,二十一冶金建築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完備的技術裝備、檢驗試驗手段和較高的管理水平。並取得了計量合格證、B級鍋爐安裝許可證、電梯安裝維修許可證、國家三級標準化水平證書等資格證書。
多年來,始終堅持抓技術管理,學習和應用國內外的先進技術,總結出上百項施工工藝和工法。例如:大型非標準設備製作安裝,大型黑色金屬、有色金屬構件焊接及反變型、大型鋁母線加工成型模具,大型工業窯爐砌築,大型軋機的安裝調試,大噸位、高轉速設備吊裝的安裝,高壓電氣設備安裝及調試,自動化儀表及計算機控製等技術。其中“洞內儲油罐安裝”被原有色總公司評為部級工法,“電除霧器鋼花板組焊質量攻關QC小組”榮獲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
同時還先後獲得“甘肅省先進施工企業”、“甘肅省合理化建議先進單位”、“有色總公司雙文明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甘肅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並被評為全國500家最大建築企業之一。僅最近五年,獲得國家、省部、市級以上優質工程獎162項,其中蘭州軍區油料倉庫擴容工程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優質工程二等獎。
從1998年開始,依照IS09002質量保證模式,製定了公司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目前已頒布《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在全公司範圍內執行。近期將通過ISO9002質量體係認證。
四、機遇優勢
1.國家為了拉動需求,從去年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投入,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投資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個方麵。今年又加大了力度,建築業已經從中受益。
2.國企改革到了關鍵時刻,國家明確了國企技術改造是投資重點,並給予許多優惠政策,為建築業承攬技術改造項目的施工任務提供了市場。
3.國家將統籌規劃,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老工業基地和中西部地區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對困難較大的老工業基地,國家要在技術改造、資產重組、結構調整以及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安置和社會保障資金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國家要通過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財政轉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國家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宏觀經濟環境的改變是建築業大發展的難得的曆史機遇。
拓寬空間興水電
甘肅小三峽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按現代企業製度組建的電業公司。公司不失時機地進行機製創新,製度創新,管理創新,自我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走出了一條適合甘肅小三峽公司自身特點的快速健康發展之路。
一、轉變觀念。深化改革,發揮優勢。拓寬公司生存發展空間
甘肅小三峽公司作為獨立發電公司,如何生存和立足,靠的就是以改革促發展,在改革中前進。作為大峽工程的建設單位小三峽公司的前身——大峽水電總廠把自己的職責定位為工程建設管理、工程監理和電站建成後的生產運行管理。這三大職能集於一身,被上級領導譽為水電建設的“大峽三合一”模式。在工程建設中,建設單位作為業主,統一協調工程建設各方,減少扯皮推諉現象,保證了工程建設質量和工期,有效地控製了工程質量、進度和投資。建設單位作為生產運行單位,從工程建設階段就介入工程,對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生產準備、設備交接自始至終參加,使機電設備試運行後一經交接,就能很快進行正常的生產運行管理。為適應水電工程建設改革的需要,率先探索實施了業主負責製、工程監理製和招標承包製,有力地促進了工程建設。大峽工程1991年5月立項,主體工程同年10月15日正式開工,實現了工程當年立項、當年開展土地征用、當年進行外圍工程建設、施工隊伍當年進入、主體工程當年開工。比國家審定的籌建期和施工準備期提前了13個月。在工程建設中克服了因重大地質變化造成導流明渠左移14.5米帶來的困難,於1993年11月20日,在黃河流量800m(3上標)/秒的情況下,比設計提前實現截流。1995年,創河床式電站大壩整體升高60米的好成績。第一台75MW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提前半年於1996年12月8日投產發電。以後的三台機組以每半年投產一台機組的速度,到1998年6月19日四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1998年底,整個工程通過全麵預驗收,大峽水電站工程提前半年竣工,工程質量總體評價優良,工程投資略有節餘。在土建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尚在進行的過程中,即開始了機組移交生產達標活動。經過一年多綜合整治,於1998年8月5日,實現了4號機組的移交生產達標,這在全國水電建設項目中尚屬首家。於1999年1月實現了3號機組移交生產達標的目標。電站自投產以來,一直保持著無考核事故的最長安全生產記錄,生產穩定正常。連續兩年超計劃完成發電量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