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築、家電、汽車、電子等產業的飛速發展,國內市場對TDI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年需求量已由原來的3~4萬噸猛增至13萬噸,2000年達到15萬噸。為適應市場要求,國家共投資建設四家年產萬噸的TDI生產線,即甘肅銀光、山西太化、上海吳淞和河北滄州。到目前為止,能產出優質產品並形成生產規模的僅銀光一家。即使這四條生產線全部投入生產並達到設計產量,也滿足不了國內市場對TDI的迫切需求。
基於上述國內外TDI低水平的生產現狀和國內外市場對TDI持續增長的高需求,銀光公司完全有望在西部開發中成為白銀經濟的支柱企業之一。
銀光公司TDI生產線投入生產近10年,累計生產出合格的TDI產品約7萬噸。產品質量優良,純度、活性等指標均達到了國家標準。1990年在軍轉民高技術成果展覽會上榮獲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頒發的金獎;1992年又榮獲第四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1995年被評為“甘肅省名牌產品”;1998年又榮登“隴貨精品榜”。
銀光公司TDI生產線投產後,不僅結束了進口TDI獨霸國內市場的局麵,而且迫使外商降低了價格,使國內用戶受益匪淺。如1990年以來由於銀光公司TDI生產線的投產,國內TDI市場的價格每噸不超過兩萬元;1995年由於銀光公司TDI生產受阻,國內TDI價格一路上揚,每噸達2.7~2.9萬元。截至目前,在國內TDI生產中,銀光公司無論是生產技術、產品質量,還是生產能力,都處於領先地位。並進一步開發T—100TDI和T—65TDI等係列產品,對促進白銀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微觀上看,銀光公司TDI生產線具有以下幾點優勢:
一是生產技術和操作技術日漸提高。TDI生產技術複雜,對生產工人的技術要求較高。銀光公司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既積累了許多正麵的經驗,也吸收了不少反麵的教訓,攻克了生產工藝上的係列難點,穩定地掌握了TDI生產過程的關鍵性技術,鍛煉造就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這是擴大再生產的最可靠的基礎。
二是主要生產原料自行生產,質量可靠。TDI的主要生產原料是80/200NT二硝基甲苯,銀光公司已生產多年,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八五”期間,為解決原來TDI生產中DNT生產不配套的問題,又投資建成了一條專用的DNT生產線,現已具備年產2.5萬噸的生產能力,隻需稍加改造,即可滿足年產4萬噸TDI的需要。且因主要原料自行生產,減少了運輸費用,降低了成本,將使TDI更具有市場競爭能力。
三是特殊溶液自產,其它原料就近解決。TDI生產中使用的特殊溶劑(COSORB和Ni催化劑),多年來一直依賴進口,價格十分昂貴。1994年,銀光公司引進國外技術,投資300萬元建成了COSORB溶劑生產線,已生產出合格產品。經過幾年的使用,質量完全可以滿足生產要求。這條溶劑生產線不僅解決了公司自身的TDI生產難題,而且填補了國內空白。同時鎳催化劑生產線也已建成投產。至此,TDI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及特殊溶劑,銀光公司已基本實現自產。其它原料,如甲苯、硝酸、硫酸、煤、焦炭、液堿、液氯等,都可在本省內就近解決,省卻了不少運輸和高價購買原料的開支,使產品質優價廉,更易於占有國內外市場。
四是“三廢”處理技術已經成熟。TDI生產過程中的“三廢”處理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銀光公司對此已有相應的技術和能力進行處理。“三廢”處理後的排放指標,已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為了充分利用“三廢”資源,變廢為寶,銀光公司進行了開發性研究,已取得了成果。如TDI生產中遺留的殘渣、殘液,每年有1000多噸,過去都采用焚燒的辦法,隻回收熱量。現采取新的技術進行回收分離,可用來製取聚醚,生產聚氨酯硬泡。該技術已通過廠級技術鑒定。正式投產後,既可減少“三廢”處理費用,又可為公司增加經濟效益。
五是地域、能源、運輸及公用工程方麵的優勢。銀光公司地處白銀市區邊緣,周圍地域開闊,人煙稀少,屬TDI生產的優選區域。而且交通方便,電力供應充足。
改革協作雙管下
靖遠礦務局是白銀的國有大型企業之一,也是目前甘肅從業人員最多、煤炭產量最高、經營規模最大的國有重點煤礦。企業資產總額為24億元,職工3萬人,年產原煤400萬噸,總體經營規模-位居全國煤炭行業第48位,是甘肅和西北地區的重要能源基地。
白銀市是以國營大中型企業為主形成的新型工業城市。其特色是礦產資源豐富,國營大中型企業數量多,規模大,布局相對集中。這些國營大中型企業不僅是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而且會通過其自身的發展,對本地的建材商貿、機械加工、城區建設、生活用品生產等方麵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從而帶動地方中小企業的崛起和周邊地區種植業、養殖業的興旺,加快城市功能現代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