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拉灘傳說美

如果你到過白銀市的平川區,會在它的東北部看到座座礦井,一車車煤炭通過鐵路和公路運往四麵八方。當地人說,這裏原是個荒灘,名叫西格拉灘……

古時候,這裏是個美麗富繞的地方,群山環抱著一馬平川,樹木成蔭、鳥獸成群、水草豐茂、繁花似錦。一汪清澈的湖水如明鏡般鑲嵌在綠草鮮花中,微風簇浪,波光粼粼,群山抹翠,倒映湖水中,讓人流連忘返。

相傳湖邊住著個蒙古人,名叫西格拉,他長得可以和山中最古老的樹比高,力氣大得可以舉起千斤巨石,走起路來地動山搖。但他每到夜晚便焦躁不安,在湖邊不停地走來走去,人們遠遠地就能聽到他沉重的腳步聲。原來他有夜盲症,並為此吃過不少苦頭,他盼望黑夜盡快過去,黎明早些到來。他甚至企盼天上有一個不落的太陽,為他驅走黑暗。

這清澈的湖水、美麗的景色,吸引了天宮的王母娘娘,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她帶領七仙女飄然而下,來到湖畔。

沉睡的西格拉受到強光的刺激,睜開了他銅盆般的大眼睛,以為天亮了,而遠處一片漆黑,湖邊卻明如白晝。他揉揉雙眼,定睛一看,他常靠著歇息的那棵大樹上,掛著一條七色彩裙,裙上綴滿大小寶珠,熠熠生輝,湖光山色都被照亮。漂亮的仙女們在湖水中玩耍嬉戲。“我能看見了!”西格拉欣喜若狂:“這寶珠不正是照亮我黑夜的太陽嗎?”他目不轉睛地盯著七彩裙,想啊,想啊,想得頭昏腦脹,也想不出得到寶珠的辦法。天邊曙光微露,王母娘娘取下七色彩裙,順手一抖,披在身上,眾仙女穿戴整齊,隨之淩空飄舉而去。西格拉分明看到在王母娘娘一抖彩裙的瞬間,那顆最大的寶珠掉進了湖裏。黑夜裏的太陽就在湖裏!這使西格拉激動萬分,他“撲通”一聲跳入湖中,決心找到寶珠。他不知疲倦地一次次潛入湖底,又失望地一次次浮出水麵,九九八十一天過去了,仍然沒能找到。他決定另想辦法。他坐在湖邊,麵對被攪渾的湖水想啊,想啊,突然想到:把湖水燒幹,寶珠不就露出來了嗎?他為自己想出這個聰明的辦法而得意,渾身更增添了用不完的力氣。西格拉拔出周圍山上的大小樹木,架在湖邊,燃起了熊熊大火。可是,要燒幹若大一湖水談何容易!他拔光了近處的樹木,往遠處擴展。九九八十一天過去,一片片綠色消失,一座座山頭荒蕪,一條條河溝幹涸……

王母娘娘回到天宮,雲屏燭影,霜冷長河,寂寞中又起了凡間遊興。披上七彩裙一看,發現最大的一顆寶珠不見了。這珠名曰“炭”,是眾珠的光源,有它眾珠生輝,無它眾珠失色。王母娘娘心煩意亂,急派九名天兵天將下凡尋寶。他們來到湖邊,眼見湖麵煙霧彌漫,湖水蒸騰翻滾,色如濃墨。朦朧中,他們看見了守候在湖邊的西格拉,雙方展開了一場激戰。西格拉掄起一棵大樹舞得天昏地暗,天兵天將手執兵器、法寶將他團團圍住,終因寡不敵眾,西格拉大敗而逃。

天兵天將在湖邊靜靜地等著,警惕地注視著,他們希望湖水冷下來後下湖尋寶,同時也防止西格拉回來搶奪寶珠。過了九九八十一天,湖水冷了,但顏色卻越來越深,天兵天將無法上天複命,隻好守在湖邊。一天又一天,湖中的黑水慢慢滲入地下,露出了沙礫碎石,而他們的身軀卻逐漸融入大地,變成座座土山,環抱著變成荒灘的湖泊。巨人西格拉的野蠻和愚昧,使這塊原本美麗富饒的土地草木不生、鳥獸絕跡、荒無人煙。民謠唱道:有山和尚頭,有溝無水流,風刮跑石頭……人們就把這荒灘叫做西格拉灘。

後來,有人想在西格拉灘的地下挖出寶珠,始終沒有見到寶珠,卻在地下挖出一種黑色的石塊,它能被點燃,發出光和熱,為人們驅走黑暗和寒冷。相傳它是墨一般的湖水染黑的,之所以能發熱是因為吸收了湖水燃燒的熱量,之所以能發光是因為寶珠融化在湖水中,人們把這黑色的石塊叫做炭或煤炭。

如今的西格拉灘建成了紅會煤礦,鑽機的轟鳴喚醒了沉睡的荒灘,傳說中的寶珠——煤炭,從荒灘的地下源源不斷開采出來。

試看將來的西格拉灘,不僅是帶來光明溫暖的寶地,也必將是綠樹成蔭、水清如鏡的大花園。

義犬尤重主仆情

著名的絲綢之路是一條連接東西方的彩帶。地處絲路北道的靖遠縣有一獵犬塑像的石窟。它位於該縣三合鄉南麵的紅石崖上,名“義犬窟”,當地俗稱“狗娃廟”。相傳是一位姓姬的中原客商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