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族矛盾加劇
美國既是一個移民國家,又是一個多民族社會。盡管在法律上規定各民族各種族都擁有平等的權利,但種族歧視、“白人至上”的思潮一直存在,民族與種族之間的不平等現象也時有所見。種族平等的思想到20世紀60年代後才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戰後,美國人口的種族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白人不再占優勢。麵對這種形勢,美國白人保守勢力奉行的種族歧視態度進一步加劇,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極端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等極右勢力逐漸猖獗。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是社會中的普遍現象,必然導致美國社會的凝聚力下降。正如前總統尼克鬆在1994年出版的《超越和平》一書中所說:“冷戰的結束使我們的國內問題更趨惡化了。外來的挑戰使我們團結在一起;國內的挑戰卻使我們四分五裂”。
第二節 美國的國家利益
美國是特別注重國家利益的大國。“國家利益”是美國國家戰略的基本依據和根本目標。因此,美國的戰略決策者及其周圍的智囊人物幾乎都在怎樣確定和怎樣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方麵表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興趣和熱情。所以,當我們分析和了解美國的政治、經濟以及外交戰略時,不能不對美國的國家利益理論、國家利益觀以及美國的國家利益的分布等做一較為係統的了解。
一、美國的有關國家利益的理論
美國雖然極為重視國家利益,甚至將它作為其國家戰略的基本依據和根本目標,但是,他們對國家利益的解釋和理解卻並不一致,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和理論。
其中最著名的有摩根索用“權力”來界定的“國家利益”理論和唐納德·紐克特萊因的“利益強度”說。
摩根索是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理論家。他對“國家利益”問題有著自己獨到的論述。他認為“國家利益”是一個政治方麵的概念,並且應當用權力來界定。他在《國家間政治——尋求權力與和平的鬥爭》一書中說:“現實主義認為,被界定為權力的利益這一關鍵概念是普遍適用的客觀範疇,但是它並不賦予這個概念以一個永久固定的含義。利益的觀念確實是政治的實質,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條件的影響。”在此,他一方麵明確了“國家利益”的客觀性,認為“國家利益”這個概念是一個“客觀範疇”;另一方麵明確了“國家利益”的普遍性,認為這個概念是一個“普遍適用的客觀範疇”,“不受時間和空間條件的影響”;同時還明確了“國家利益”的複雜性,認為不能賦予它“一個永久固定的含義”,也即國家利益的概念無法用一個明確、統一的定義來確定。
摩根索的這一理論毫無疑問地存在著其內在的缺陷。這些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第一,“國家利益”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其內涵極為豐富,它不僅包括國家的“權力”,而且還包括國家的“安全”、國家的“發展”等等方麵;它不僅局限於國家的政治範圍,而且還包括國家的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麵麵。但是,摩根索將“國家利益”僅僅局限在政治領域,而且認為僅僅用“權力”就能界定完全。這種理解顯然過於狹窄。第二,“國家利益”應是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科學概念,因而應該具有固定的含義。但是,摩根索卻片麵地強調國家利益的複雜性,忽視甚至否定這一概念的穩定性,這就將國家利益變成了一種飄忽不定和難以把握的東西。第三,以上的理論缺陷又與作為其理論基礎的現實主義理論的缺陷連在一起。現實主義理論試圖用“國家利益”去說明國際關係領域中各種雜亂無章的現象,這使得它的解釋較有說服力,尤其是它的理論能夠在實際運用中得到更多的證實,收到更多的成效,因而受到國家戰略決策者的青睞。但是,現實主義者過分強調權力,也就將“國家利益”概念中的其他重要變項排除在外。尤其是現實主義者用“權力”界定“國家利益”,也就無法包括“國家利益”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