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一些優秀的企業每年開發產品的新增值也提高很快,已達到總產值的60%~70%的比率,從而既保證了他們的市場占有率,也成為他們集約型經營道路的重要成果。如海爾集團,目前每隔7天就可以推出一個新型號產品。
相比之下,我省的一些企業,新產品的品種和型號等創新速度都不太快,新增值基本上隻達到總產值的30%左右,與國內先進企業相比有一定差距,與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比則差距更大。因此,我們在大力推進工業強省的過程中,有必要加深對產品創新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了解和把握市場,預測市場,通過各種方法改變機製和觀念,加快產品創新的進程,盡快形成拳頭產品、知識產品、獨創產品、實用產品等品牌和名牌產品,以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為我省經濟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產品創新的措施
產品是企業經營鏈條中關鍵的一環,為了保持和爭取企業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和應有地位,必須在“創新”當頭的情況下,采取以下幾個方麵的措施,加以推動。
1.建立以專項產品創新為目標的企業產品開發機構。
該機構要對涉及產品創新的規劃、計劃、人才、技術等各個方麵負重要責任,完成包括創造、跟蹤、革新在內的各種創新任務,提高本企業產品創新的效率和頻率,按期推出新產品。特別要加強對產品關鍵技術的開發,以及由較為複雜,技術含量較高,眾多附屬的比較簡單的產品結合而成的產品的開發。機構實行動態化管理,當該項創新目標完成後可針對新的創新目標另行組織,以此不斷提高開發機構生機與活力。
2.加強企業產品技術信息庫的建設。
信息能為產品創新指引方向,以往產品開發中信息不新、不靈、不準、不完整的現象,是一個長期困擾產品創新的問題。要改變上述情況,企業應利用信息網絡、專利文獻、文獻資料、廣播電視、市場調查等方式,加強有關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加強對產品的市場調查研究,全麵、準確地了解、掌握與本企業產品有關的新產品的科研情況、開發情況、技術情況、功能、外觀、價格等相關的信息,並建立信息庫,分析和研究這些信息並適時提出和決定自己的產品創新方向和創新定位。同時,應做好信息的反饋工作。為了減少產品創新的風險,提高創新的水平,應邀請專家介入和加強信息谘詢工作,利用專家和專業谘詢機構的信息優勢,創造自己的新產品,變專家優勢和信息優勢為產品優勢。為了開發國際、國內一流的新產品,還應當利用掌握的信息,搜集國內外實物產品進行剖析、研製,供創新時參考。
3.建立產品創新的考核指標體係。
產品創新是一件涉及企業能否發展和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須進行嚴格的考核和認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件事應當主要由企業自己去做,應是企業自己的願望。產品創新涉及的內容十分多,要包括技術水平、性能、功能、外觀等方麵的內容,對產品創新要量化考核,據此製定出能夠反映出產品創新狀況的指標體係,供企業自我考核自己產品的實際創新程度,以改進和提高創新工作。
4.樹立以產品創新為導向的觀念。
產品創新使技術創新向市場化的方向大大邁進了一步,並且拉動了技術創新,無疑,產品創新是導向。企業要向技術要產品,產品要向技術要市場,產品創新還不僅是產品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觀念的問題,我們要在觀念上把產品創新放在導向的位置上,把目標始終盯在產品上,在“新”字上做文章,以產品創新為手段,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企業發展要把科研、開發、技改、引進、人才培養等業務,圍繞產品創新開發,形成產品創新的整體優勢。
產品創新還要在製造的觀念和戰略的更新、組織的重構、經營方式的重組、競爭的策略、產品的質量、運行機製等方麵的創新予以保證,為企業產品創新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