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依靠科技進步建設中國西部“能源新星”(1 / 3)

——甘肅華亭煤電股份公司生產技術發展方向及重點探討

張炳忠 王誌強 周 澎

甘肅華亭煤電股份公司是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剛剛組建成立的華亭煤業集團公司內設立的甘肅省煤炭行業第一家股份製企業。由華亭煤礦、硯北煤礦和陳家溝煤礦三個現代化礦井強強聯合成立的。其中華亭煤礦、硯北煤礦現年生產能力均為300萬噸,陳家溝煤礦為45萬噸,采掘機械化程度100%,現有資產總額13億元。公司地處煤炭資源富集的華亭煤田(地質儲量33億噸),煤層厚,賦存條件好,品質優良,具有高揮發性,高化學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磷,“三高三低”的特點。煤層賦存條件及煤質與神府、東勝煤田相似。

甘肅華亭煤電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正元在公司成立大會上指出:公司的發展戰略是“走以煤為主,多業並舉的規模擴張之路,堅持以資金為紐帶,以發展為主題,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上市為依托,以誠信為根本,以項目開發為重點,即做大做強主業,突出和發揮主業優勢,建設煤炭生產與深加工綜合利用,集生產經營與資本運營為一體的,技術高新化、裝備現代化、經營規模化、管理企業化的現代化大型股份製企業”。計劃到“十五”末,礦井生產能力達到1000萬噸/年,公司總產值完成6.4億元,實現利潤1.2億元;到2010年,年生產原煤達到1200萬噸,公司總產值達到40億元,實現利潤8億元,使甘肅華亭煤電股份公司成為中國西部版圖上一顆耀眼的“能源新星”,實現企業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為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強省”戰略的實施做出積極的貢獻。

煤炭工業“十五”規劃強調指出:“實施科技興煤戰略,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推進大型煤礦改造,建設高產高效礦井。”“十五”期間,要建設一批大中型現代化礦井,對現有大中型礦井進行技術改造。到2005年,建成140處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要大力推進技術創新,開展科技攻關,加速技術改造,推廣應用高新技術,培育高技術產業,因地製宜地開展煤炭綜合利用,從而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和經濟效益,實現煤炭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股份公司華亭煤礦是原國有地方煤礦“明星企業”,硯北煤礦、陳家溝煤礦是原華亭礦管會按照高產高效的原則新建的現代化礦井,三礦均采用厚煤層水平分層綜采低位放頂煤法進行回采,與省內及鄰近礦區相比,技術裝備水平較先進。但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企業的聯合重組,競爭格局將由原來本礦區不同行政隸屬關係的煤炭企業之間變為全國乃至國際範圍內的競爭,競爭對象及競爭空間的變化,需要對公司技術發展重點及方向重新定位。

從國際形勢看,隨著我國加入WTO,國際資本、國際技術將加速在我國的滲透融合,抗衡國際競爭是以企業技術實力為支持,隻有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從國內形勢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人才、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這對煤炭企業科技發展提出了更加嚴峻的競爭和挑戰。從國內煤炭企業內部看,華亭煤電股份公司與國內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要提高公司核心競爭能力和市場占有率,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實現公司“十五”和“2010年”奮鬥目標,使甘肅華亭煤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國西部版圖上一顆耀眼的“能源新星”,必須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根據公司中長期及遠景規劃,確立技術發展方向及重點,有計劃、有層次、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技術攻關活動,逐步解決公司發展中存在的主要技術難題,推動公司各項工作不斷創新和升級,實現跨越式、超常規發展。為此,提出以下觀點和思路。

一、長遠規劃。優化礦井布局

隨著綜合機械化采煤技術為核心的現代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體係的發展,為有效發揮各種現代技術裝備的能力,實行連續的大規模生產作業,獲得好的經濟效益,礦井、采區、工作麵向大型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工作麵單產及礦井生產能力不斷增大,出現了現代化大生產的新格局,迫使工作麵及采區幾何尺寸不斷加大,向大型化甚至巨型化方向發展。根據煤層賦存條件和地質構造情況,打破原設計的開拓布局,重新劃分礦井及采區境界,取消人為境界,對現有的礦井及采區進行合並擴展,最大限度地加大采區及工作麵的幾何尺寸,增加采區及工作麵儲量和生產能力,已成為高產高效礦井建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