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調整人口及外來移民政策(1 / 3)

自2000年以來,俄羅斯的人口與之前形勢狀況相比,並沒有根本改善。俄羅斯的人口形勢依舊呈現如下特征:人口總量持續減少,並呈現加速下降趨勢;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上升,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預期壽命同比縮短,性別比例嚴重失衡;人口老齡化速度快,勞動力儲備嚴重不足;城市人口向鄉村流動,城市化進程出現逆轉。

一、人口政策

針對俄羅斯嚴峻的人口形勢,普京上任伊始就對人口政策給予了特別的關注,責成政府成立了“社會人口問題委員會”,具體研究製定人口政策。2000年10月,俄羅斯勞動和社會發展部製定了《俄羅斯聯邦2015年前人口政策構想》,並最終於2001年12月經聯邦政府批準。在2006年5月發表的年度國情谘文中,普京將人口問題提到了是俄羅斯目前“最尖銳的問題”的高度。2007年10月,《俄羅斯聯邦到2025年前人口政策構想》又獲批準。該構想實施的目的是動員聯邦各政府機關、各地方市政教育機構以及各單位和個人的力量,確保國家人口穩定發展。普京已責成政府在3個月內批準落實2008~2010年人口政策構想的計劃措施。至此,普京執政以來的人口政策的基本輪廓已經顯現。

(一)降低死亡率

為了降低人口死亡率,從2006年開始實施國家“健康優先項目計劃”,重振俄羅斯醫學的傳統學科——疾病預防學,以便及早發現、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導致高死亡率的疾病,從而延長人均壽命。此外,為了降低意外死亡人口的比例,俄羅斯還製訂了交通安全規劃,抑製各類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率,限製含酒精飲料的進口和銷售,號召人們遠離毒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提高出生率

普京總統認為,解決人口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提高出生率。普京主張用經濟補償的方式來引導和鼓勵青年人多生多育。具體措施包括:一是提高對新生兒家庭為期一年半的生活補貼數額。2005年將生育第一個孩子的補貼從每月500盧布提高到700盧布,2006年又提高到1500盧布。生育第二個孩子的補貼按照《家庭生育補助法》的規定,有兩種補貼方式:若產婦未參加社會保險,雖生育第二胎或第三胎時不享受公休產假,但在孩子滿一歲半之前每月將獲得3000盧布的補貼;若產婦已參加社會保險,每月生育補貼為其工資的40%,但不得高於6000盧布。二是發放兒童學前教育補貼,按照家長為兒童支付的學前教育費用的平均水平,給第一個孩子補貼20%,給第二個孩子補貼50%,給第三個孩子補貼70%。三是鼓勵收養孤兒。將監護人家庭和領養家庭的兒童撫養費增加1倍,達到每月不少於4000盧布的水平,同時大幅提高領養兒童家庭家長的工資,從每月1000~1500盧布提高到2500盧布,並且對失去父母照料的兒童一次性發放8000盧布的安置補貼。四是設立“母親基金”,並實行“母親基金”發放的指數化。規定在2008年之前,國家從“母親基金”一次性發放給個人的基本資金為25萬盧布,采用非現金方式發放,全部或部分資金可供家庭中任何一個兒童受教育之用,包括住房貸款在內的家庭購房之用,或計入“母親養老金”的累積部分。2008年國家預算草案和至2010年的三年預算案中又規定,“母親基金”實行指數化,即按通貨膨脹率7%的預測值計算母親基金的金額。這樣生育和收養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子女的婦女在2008年1月1日起可領取26.75萬盧布。五是向育齡夫婦提供購房補助。俄羅斯政府規定,向育齡夫婦提供的購房補助不低於所購住房市價的35%~40%。不過,該規定對住房的標準卻有嚴格的限製,即兩口之家(一對夫婦或單親加一個孩子)購房麵積不得超過42平方米,2口以上家庭(一個或多個孩子)購房麵積每多1人增加18平方米。

(三)鼓勵外來移民

盡管提升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是增加人口供給的重要措施,但是根據俄羅斯國家統計局的預測,從2007~2020年,俄羅斯的適齡勞動力還是將會從9010萬人下降到7660萬人。當今解決人口危機的最快捷的辦法是鼓勵移民。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言:“國家人口的增長必須輔以成熟完善的移民戰略。”製定有效的移民政策成為俄羅斯穩定人口數量的重要步驟。盡管實施有效的移民政策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措施,但因其涉及政治、經濟、人文、社會、民族等各方麵的諸多問題,因此較為複雜,需要作為一項重要的政策在下麵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