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參與“博洛尼亞進程”,與歐洲教育標準接軌
2003年9月,俄羅斯聯邦教育部長В,菲利波夫在柏林簽署《博洛尼亞宣言》,俄羅斯成為第40個參與“博洛尼亞進程”的國家。“博洛尼亞進程”是俄羅斯加強與歐洲合作的一個機會,為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提供了平台,並且能使俄羅斯的教育產品進入歐洲市場,鞏固俄羅斯教育體製在世界上的地位。這樣,俄羅斯既能從本國的需要出發,又能結合國際教育發展趨勢建立起獨具特色的教育體製。2006年,俄羅斯教育部副部長安德烈·富爾先科在八國集團會晤期間宣布,俄羅斯計劃到2010年之前使俄羅斯的高等教育體製與歐洲標準完全接軌。
4.開始教育私有化嚐試,發展高等教育專項貸款
2004年7月,普京總統簽署了《關於修改教育法的聯邦法案》,規定取消對國立高校和技術學校經濟、法律、工商管理、國家行政管理等熱門專業自費生數量的限製。該法案同時規定,從2005年開始減少對這些專業的財政撥款,擴大預算外收入。這是俄羅斯教育私有化改革的第一步。為了解決年輕人對高校收費的承受能力不足問題,俄聯邦科學教育部出台支持教育貸款規範化法令,從2007年開始,新入學的大學生可以申請教育貸款,大學生教育貸款的利率為中央銀行再貸款利率(目前為11.5%)減去2%。貸款人可以在畢業後十年內償還。申請貸款既不需要押金,也不需要擔保。
5.推行全國統一考試(ЕГЭ)
在《2000年俄羅斯聯邦教育發展綱要》的基礎上,俄羅斯總理於2001年2月16日簽署了《關於試行國家統一考試的決定》。從2001年開始,俄羅斯開始在4個聯邦主體各高校進行國家統一考試試驗。2002年,正式成立了國家統一考試的管理機構——俄羅斯聯邦主體國家考試委員會,以領導和協調國家統一考試實施過程中的各項日常事務。2003年,參加國家統一考試的聯邦主體數量增加到47個,考生人數達63萬人,是當年中等學校畢業生人數的一半。2005年有72個聯邦主體的120萬名考生參加了國家統一考試,參與的高校也由最初的16所增加到464所,中等專業學校的數量也由最初的79所增加到928所。2006年,俄羅斯有80個聯邦主體參加了國家統一考試。2009年將在全國內全麵實行。
6.實行11年完全普通中等義務教育
2007年5月,俄羅斯國家杜馬一讀通過《11年製義務教育法修正案》,同年7月該法案經聯邦委員會批準。法案規定,從2007年9月1日起,俄羅斯公民應接受三個等級的普通教育:初級教育、基礎普通教育(9年級)和完全普通中等教育(11年級)。
7.推行國家優先發展教育規劃
從2006年開始,俄羅斯開始推行國家優先發展項目規劃,其中包括優先發展教育規劃。該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給班主任額外獎勵計劃。對於帶標準班級的普通教育院校的班主任,每月可以得到從聯邦預算中撥付到地方預算的1000盧布額外獎勵,對於班容量小於標準人數的,則按學生人數折合成的比例發放。二是鼓勵優秀教師計劃。從2006年開始,每年在各地方通過公開選拔選出10000名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每人將獲得10萬盧布的獎金。三是鼓勵普通院校實行教育創新計劃。每年在各聯邦主體中選拔出3000所進行教育創新的院校,這些院校將獲得國家給予的100萬盧布的支持。四是教育信息化計劃。到2007年年底,俄羅斯所有沒有接通互聯網的學校,包括農村學校,都將接通互聯網,並且流量不小於128KB/秒。五是為學校裝備教學設備計劃。在該項計劃項下,將為各學校的物理、化學、地理和生物研究室配備通話設備、新教學設備,有的還配備程控設備。因2007年是俄語年,因此,在該項目下後來又增加了為俄羅斯語言文學研究室配備設備。六是聯邦和地區財政出資為農村地區學校配備校車計劃。為了解決農村中小學生上學路遠的問題,由聯邦和地區財政出資為農村學校購買校車。七是支持初級和中級職業教育院校培養師資計劃。2007年,選拔76所初中級職業教育院校,每所院校將從聯邦預算獲得2000萬~3000萬盧布的資金。八是鼓勵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發展計劃。對於實行教學創新成績突出的院校,在其購買試驗設備、購買或研製程控或教學設備以及提高業務水平時,國家從聯邦預算中出資為其提供補貼。2006~2007年,根據評審結果,有57所創新型院校獲得了國家資助。九是設立民族大學和商學院計劃。2006年,在院校合並的基礎上成立了西伯利亞聯邦區大學和南部聯邦區大學。為了培養現代型的管理人才,成立了兩所商學院:聖彼得堡高等管理學院和莫斯科“斯科科沃”管理學院。十是國家資助天才青年計劃。從2006年開始,1250名在國際和全俄奧林匹克比賽和競賽獲勝的年輕人每人獲得6萬盧布獎金,而4100名在全俄、地區間以及地區級的奧林匹克競賽中的獲勝者將每人獎勵3萬盧布。十一是對現役軍人進行職業教育計劃。2006~2007年,在24支部隊組織了教學中心,主要是進行初級職業教育。十二是國家支持聯邦主體推行教育現代化計劃。2007年,經過評選,21個聯邦主體將在2007~2009年獲得聯邦預算的撥款。這些撥款將用於推行教育員工勞動報酬新體係,目的是增加教師收入、發展地區教育質量評估體係、發展地區普通教育機構網、擴大教育管理的社會參與度。
8.確定未來俄羅斯教育發展的目標,並提供經費保障
《2006~2010年教育發展目標綱要》確定了俄羅斯到2010年教育發展的目標:對60%的學科將製定並實行新的教育標準;將國際承認的職業教育規劃數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加30%;接受信息技術教育的學生比例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加50%;將年齡在25~65歲的公民接受再教育的人數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加30%;提高俄羅斯在國際教育質量排名中的位次,達到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平均水平(在前20名);將在俄羅斯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外國學生比例從0.9%增加到1.6%,包括自費生;將通過國家統一考試進入中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的學生比例從40%增加到90%;將轉入“學士—碩士”兩級教育體製的學校比例從15%增加到70%。該綱要共計撥款619.52億盧布,其中聯邦預算撥款453.35億盧布,聯邦各主體預算撥款125.01億盧布,預算外資金41.16億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