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r為點Z到原點之間的距離,用來表示一個經濟體的綜合經濟實力。θ為點Z到原點的連線與實軸正方向的夾角,用tanθ來表示廣義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比例:當tanθ<1時,廣義虛擬經濟在整體經濟中比重較小;當tanθ=1時,廣義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比重相當;當tanθ>1時,廣義虛擬經濟在整體經濟中比重較大。用sinθ表示虛擬經濟係數, sinθ 越大,表示經濟體越發達,人民越富裕,虛擬經濟係數與恩格爾係數成反比。
三、人類經濟發展的簡化表示
縱觀數千年人類經濟發展曆史,廣義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變化存在著一定的規律。起初以實體經濟為絕對的主體,早期因為物質資源的匱乏,人們為了生存而將精力放在物質生產活動上;隨著物質產品逐漸富足,開始出現了滿足心理需求的各種產品,如音樂、繪畫和詩歌等,但在經濟中比重較低,廣義虛擬經濟邊際增長量(實體經濟量每增長1單位對應廣義虛擬經濟的增長量)低於實體經濟;當物質產品越來越豐富,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多彩時,廣義虛擬經濟逐漸占據經濟的主體地位,比重不斷上升,其邊際增長量也將超過實體經濟。因為物質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實體經濟在未來將會遇到一定的增長瓶頸,相比之下,廣義虛擬經濟的增長卻會越來越快,沒有瓶頸的製約。
基於前文的表示方法和人類經濟變化的一般規律,將各個人類經濟狀態點在圖中連續表示出來(假設可以表示),我們可以得出人類經濟曆史發展一般軌跡的曲線。
曲線上某一點Z (a, b)表示某個人類經濟狀態,過Z點切線斜率tanα表示廣義虛擬經濟相對於實體經濟的邊際增長量:當tanα<1時,廣義虛擬經濟邊際增長量低於實體經濟;當tanα=1時,廣義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邊際增長量相同;當tanα>1時,廣義虛擬經濟邊際增長量大於實體經濟。
廣義虛擬經濟的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人口數量、發展曆史和社會製度。其中人口數量影響著生活差異化程度和人氣,人口數量越多,越容易聚集更多的人氣和形成更豐富的生活內容,從而創造更多的虛擬價值,促進廣義虛擬經濟的增長;發展曆史體現了時間長短對價值形成的影響,曆史越久遠,文化積澱越深,越容易形成虛擬價值;社會製度主要指能夠影響廣義虛擬經濟發展的社會法規、政策等,尤其指信用體係的完善程度,社會製度會促進或製約廣義虛擬經濟的發展。用N表示人口數量, T表示發展曆史,K表示社會製度,V表示廣義虛擬經濟的價值,則可得到如下的函數:
V = K × f(N,T)
其中,N、T、K均為大於零的實數,K>1時表示社會製度促進廣義虛擬經濟的增長,K<1時表示社會製度製約廣義虛擬經濟的增長。
根據中的曲線變化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初期曲線很平穩,表示廣義虛擬經濟在整體經濟中比重很低,邊際增長量也低於實體經濟;中期曲線開始變得陡峭,表示廣義虛擬經濟比重增加,邊際增長量提高,逐漸與實體經濟“旗鼓相當”;後期曲線變得非常陡峭,無限接近一條豎直線,表示廣義虛擬經濟成為經濟的主體,其邊際增長量大大快於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增長達到了某個極限(瓶頸)。
四、對廣義虛擬經濟理論未來的展望
廣義虛擬經濟建立在大量新的經濟現象基礎之上,揭示經濟現象本質,樹立新的思考問題的視角。從現象中總結出規律,形成係統的理論,再指導實踐,這需要一個長期探索實踐的過程,而廣義虛擬經濟理論正處於形成的初期,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待完成。本文提出的表示方法是來自虛數的啟示,但要形成一個科學嚴謹的模型和理論框架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希望通過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呼籲更多的人(特別是研究經濟學的學者)來關注廣義虛擬經濟,完善廣義虛擬經濟的理論。筆者相信,通過運用現代經濟學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廣義虛擬經濟理論終將成為經濟學殿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注 釋
[1]. 此文原載《航空企業管理》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