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圖盧茲與西雅圖(2)(2 / 2)

“西雅斯”(

事實上,盡管西雅圖在航空界之外並不十分有名,但它還是有自己的魅力。雖然在1962年世界博覽會期間它享有瞬間的輝煌,但它並沒有成為旅遊者所向往的目的地,隻留下60年代的少許追憶,諸如獨特的單軌地鐵和它標誌性建築“太空針塔”,在“太空針塔”的“天空之城”餐廳裏,用餐者坐在距地麵 160米的高處,可以在進餐的同時俯瞰城市全景。

西雅圖有它的追捧者,最出乎意料的一位當然是法國哲學家伯納德·恩 裏·利 維(Bernard-He n ri Le v y )。他 自 稱 “絕對”喜歡西雅圖的“一切”,假若要選擇一個美國城市居住的話,他必然選擇西雅圖。刊 登 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一係列文章中,利維解釋說,他欣賞那裏的自由和求異的感覺。

兩家日報爭奪細心的讀者:《西雅圖郵報》和《西雅圖時報》。兩者都非常緊密和適合地充分報道航空和航天的新聞,並且比圖盧茲的《南方快報》報道得更加詳細。

兩家西雅圖日報既是競爭對手,同時又是夥伴。《西雅圖郵報》屬於強大的赫斯特集團(Hearst group),《西雅圖時報》與它共用印刷設備和市場團隊,但保持自己獨立的新聞隊伍。他們平均每天銷售報紙38.7萬份,在星期日幾乎達到5 0萬份。

經濟的多樣化

20世紀40年代,美國的多次參戰有效地促進了波音公司規模的擴大,這一繁榮的擴張過程一直持續到冷戰期間。B- 47和 B- 52戰略轟炸機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期間,波音公司接收和發展了在堪薩斯州衛奇塔的重要工業設施,與此相反,卻沒有放棄普吉灣。西雅圖的工廠位於緊挨著5 號州際公路的機場(後更名為波音機場)跑道的旁邊,另外還有其他地方的一些設施,例如,位於倫頓巨大的總裝廠房、位於肯特和奧伯恩的加工車間。在 1967~1968年,又在埃弗裏特建立了波音747飛機的總裝廠。

不知不覺間,當地和區域的經濟開始隨飛機製造業的節奏跳動;與此同時,小有名氣的林業勢必退後。西雅圖獲得了世界聲譽,與美國航空工業發祥地加利福尼亞(如聖摩尼卡、長灘和伯班克)齊名。刊登於華盛頓州大學校刊上的一篇經濟研究文章的作者T.M.塞爾解釋說,20世紀60年代,本地區的5個工作職位中就有1個是波音公司提供的,這使得國王縣嚴重依賴於航空工業。受間接工作的多層影響,該地區多達36% 的職業與波音公司和當地供應商的經濟狀態有關。

1970年,民航業陷入嚴重危機,這導致大部分主要航空公司取消或推遲了飛機訂單,以等待經濟好轉。當時波音公司受大量卻不穩定儲備訂單的鼓舞,已經開始實施一種不切實際的擴張策略,並且也已經開始交付第一架波音747。經濟蕭條立即變成一場大災難。飛機製造公司在數月內將雇員人數從101000裁減至45000。20世紀60年代的欣快感已經

在不夠多元化的經濟中埋下了隱患。1962年以後,為了應對波音727和波20世紀60年代的欣快感已經音737的銷售量猛增,波音公司雇用了25000人;隨後,在 1967年又雇用了12000人,當時正逢啟動波音747的生產。此後不久,風向開始轉變,至少在軍工方麵正在競爭的幾項主要合同被北美羅 克 韋 爾 公 司 (No rth Am erican Ro ckw e ll)贏得,其中包括B-1戰略轟炸機。在民用方麵,經濟蕭條使波音公司自身產生嚴重困難。圍繞超聲速運輸機波音733的技術、預算和政治上的不確定性,以及不久以後被放棄的“協和”飛機的有力競爭,都使問題惡化。由於這個原因,從1970年1月中旬至5 月中旬,冗餘人員持續處在18000人的高峰。

不幸突然降臨到成千上萬的家庭,同時,當地商業的所有方麵都陷入經濟衰退、倒閉和破產的旋渦。首先受影響的是房地產和小型企業,其次是餐飲和旅館業,繼之以汽車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