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縮短奮鬥時限,成名要趁早——20幾歲要懂點推銷經濟學(1)(3 / 3)

這種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經濟學上稱為“多看效應”。多看效應不僅僅是在經濟學實驗中才出現。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發現這種現象。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那些人緣好的人,往往將這種“多看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善於製造雙方接觸的機會,從而提高彼此間的熟悉度,互相產生更強的吸引力。有人曾經就做過這樣的試驗:在大學裏隨機找幾個寢室,發給學生們不同口味的飲料,然後要求這幾個寢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嚐飲料為理由,在這些寢室間互相走動,但見麵時不得交談。一段時間後,心理學家評估她們之間的熟悉和喜歡的程度,結果發現:見麵的次數越多,互相喜歡的程度越大;見麵的次數越少或根本沒有,相互喜歡的程度也較低。由此可見,如果你想成功地推銷自己,讓自己擁有好人緣,就一定要爭取次數多地出現在你的“目標”麵前,即使隻是露個臉,借本書。在這些細節的來來往往中,就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人際吸引力。簡單地,看看身邊,經常與人聊天,拉拉家常,帶點小禮物的同事,是不是人緣要好許多?經常在領導身邊出現的人,是不是往往比較討領導歡心?當然,不是鼓勵溜須拍馬,露臉也要講技巧,比如吃飯時的禮貌招呼、電梯裏的寒暄問候、會議上的相視一笑、某次活動中的出色表現……隻要你不再低頭走過,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可能有人還會擔心:天天在人家麵前晃悠,臉皮也太厚了吧?時間長了人家會煩你的。其實有這種擔心的朋友對人的心理把握還很欠缺。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本文之初提到的腦白金廣告:按理來說,全國人民都說這則廣告惡俗不堪,廠家如果臉皮薄一點兒,這則廣告一定是不能繼續用了。可是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廣告的畫麵不斷變著花樣,可是廣告詞還是那兩句——“今年過年不收禮呀,收禮還收腦白金。”而這則廣告還是源源不斷地為企業帶來銷售利潤。你能說這是因為廠家“臉皮厚”嗎?即使真的就是臉皮厚,那實際上它也應該是優秀的心理素質的代名詞。從“多看效應”角度來說,“臉皮厚”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要怕人非議,更不要輕言放棄。民間有一句俗語: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臉皮厚的人既看著盆裏的,又盯著鍋裏的,所以在這一鍋粥裏,他總能吃得最多。

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容易受製於人的人都存在臉皮太薄的問題,他們一般都具有過分敏感、多疑、好聯想、少做多想的性格,而這種性格正是受製於人的主要根源。

當然,我這裏講的“臉皮厚”不是讚揚那些無賴的人或者推崇他們的做事方式,而是說不要太計較一時的感受,不要過分敏感,膽子大一些,心細一些。隻要你將“膽大、心細、臉皮厚”七字真發揮得恰到好處,相信20幾歲的你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大有所為。

4.別迷信“酒好不怕巷子深”,你需要懂點“注意力經濟學”

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硬通貨不再是美元,而是關注。

——赫伯特·西蒙(美國管理學家)

初唐大詩人陳子昂年輕時從家鄉四川來到都城長安,準備一展鴻鵠之誌,然而朝中無人,四處碰壁,懷才不遇,令他憂憤交加。

一天,陳子昂在街上閑逛,見一人手捧胡琴,以千金出售,觀者中達官貴人不少,然不辨優劣,無人敢買。陳子昂靈機一動,二話不說,買下琴,眾人大驚,問他為何肯出如此高價。陳子昂說:“我生平擅長演奏這種樂器,隻恨未得焦桐,今見此琴絕佳,千金又何足惜。”眾人異口同聲道:“願洗耳恭聽雅奏。”陳子昂說:“敬請諸位明日到宣陽裏寒舍來。”

次日,陳子昂住所圍滿了人,陳子昂手捧胡琴,忽地站起,激憤而言:“我雖無二謝之才,但也有屈原、賈誼之誌,自蜀入京,攜詩文百軸,四處求告,竟無人賞識,此種樂器本低賤樂工所用,吾輩豈能彈之!”說罷,用力一摔,千金之琴頓時粉碎。還未等眾人回過神,他已拿出詩文,分贈眾人。眾人為其舉動所驚,再見其詩作工巧,爭相傳看,一日之內,便名滿京城。不久,陳子昂就中了進士,官至麟台正字,右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