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縮短奮鬥時限,成名要趁早——20幾歲要懂點推銷經濟學(1)(2 / 3)

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隻占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

——卡耐基(美國著名實業家)

中國人曾以“朋友遍天下,知心有幾人”這樣的俗語來感歎知心朋友的難求,事實上,一個人可能朋友很多,但真正能幫到自己的、關鍵時刻真的能用得上的可能隻有那寥寥幾個。其實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更不必簡單歸結為“世態炎涼”,因為這種情況完全符合經濟學中所說的80/20法則。

80/20法則又稱帕累托法則。1897年,經濟學家帕累托在研究中偶然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分配呈現一種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會財富都流向了少數人手裏。偶然的發現引起了帕累托的研究興趣,經過研究發現,這種不平衡的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度都能見到,而且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有統計學上的準確性。最終,帕累托歸納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如果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富,那麼就可以預測:10%的人將擁有約65%的財富,而50%的財富由5%的人所擁有。這就是80/20法則,又被稱為帕累托法則、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二八法則、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等等。

通過帕累托法則我們可以知道,生活中80%的結果幾乎源於20%的活動,即投入與產出、努力與收獲、原因和結果之間,普遍存在著不平衡關係。小部分的努力,可以獲得大的收獲;起關鍵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個組織的產出、盈虧和成敗。比如,總是那些20%的客戶給你帶來了80%的業績,可能創造了80%的利潤。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固有的不平衡關係。當把帕累托法則運用到市場營銷中,我們就可以此來確立一些更為有效的營銷策略。

把帕累托法則用於人際交往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對於很多成功者而言,往往就是一個機會或者生命中的一個貴人成就的。每個成功者的經曆都能夠表明,他們所獲得的成績,至少有90%是由不到10%的朋友提供的,這些10%的關鍵朋友對他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於個人交友及職場而言,擁有數量少但程度深厚的人際關係,遠遠勝於廣泛而膚淺的關係。

如果讓你說出朋友的名字,你可能會說出上百個,但是,如果我們進行一下評估,就會發現,每個朋友提供的價值有著天壤之別,通常有五六個人比其他的重要得多。因此,朋友不在於數量的多少,而在於真正的價值。你和每個重要朋友之間的真正關係是,他們能及時給你提供幫助,共同謀求利益。你們之間必須相互信任。

現在,你拿出紙筆,按照生活和工作,分別寫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朋友的情況,然後看看誰更重要。測驗的結果也許會讓你感到驚訝,但是,你從此就能夠合理地調配人際交往,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人身上。王立群教授在講《史記》時曾提到“人生四行”——自己要行,要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要行,身體要行。其中的第二行與第三行,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貴人的幫助——貴人說你行,他就會幫助你;貴人自身行,他對你的幫助就會有效果。這一切的前提是“第一行”——即自己要行,而要讓人認識到你行,則還需要你的積極表現。因此,二十幾歲的你必須明白:如果你想獲得穩固而長期的成功,首先要使自身本領過硬,並且讓你心目中的“貴人”知道你有過硬的本領,剩下的事情就是掌握那對你至關重要的10%的人際關係(或者說你認識的人中那10%可以被稱為“貴人”的人),那麼,你也就掌握了90%的成功。

3.適當的“厚臉皮”,能讓你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那些人緣很好的人,往往將“多看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善於製造雙方接觸的機會,以提高彼此間的熟悉度,然後互相產生更強的吸引力。

——查榮茨(美國心理學家)

如果有人問你看過的最惡俗的廣告是什麼,你十有八九會說“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有趣的是,就靠著這在網上被傳為“第一惡俗”的廣告,腦白金創下了幾十個億的銷售額,在2001年,更是每月平均銷售額高達2億,曾經倒掉的“巨人”史玉柱也因此重新站了起來,再次躊躇滿誌地“重出江湖”。

一則被網民稱為“土得掉渣、俗得惡心”的廣告,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巨大的銷售業績呢?其奧妙就在於重複是記憶之母。劉易斯·卡羅爾的《獵鯊》中有這麼一句:“我已經說過三遍了,無論什麼,隻要我說過三遍,就是真的!”這用來描述廣告的投放效果似乎也很合適。廣告專家艾爾文·阿肯保姆曾在1977年提出了有效展示(effectiveexposure)的概念,指出廣告展示存在一個下限,低於這個下限,廣告信息與消費者就無法建立牢固的聯係,廣告就會浪費。研究同時發現,同樣的廣告播放多次會增加20%~200%的記住率。特別對於消費者低參與度的產品,廣告展示的頻次需要更高才能達到誘發購買的目標。腦白金絕對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極有魄力地一年就在廣告上甩出十幾億,一時間全國各大電視台,每天都是鋪天蓋地的“收禮還收腦白金”。或許你會發出這樣的疑惑:同一個產品,在不同的頻道都安排了廣告,而且是早上播,中午播,晚上播,密度很大。這不是浪費嗎?其實你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正是腦白金的成功之處:狂轟濫炸式地向大眾灌輸自己產品的形象,雖然觀眾一次記不住,但次數多了,觀眾自然就記住了;記住了,等到真的要買禮物送人的時候,自然就想到了腦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