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孝感街(1 / 3)

文/蔡偉璿

孝感街,是我和紫苑長大的地方。它蜿蜒橫亙於我們這座城市的中心地段,已有百年。進入21世紀後,它被周邊快速聳立起來的現代化高樓漸次包圍,如蓬勃的參天大樹中,一段倒下、發烏的朽木。因此,它被納入拆遷範圍,早已是我意料中的事了。可是,有一天,當我無意中聽到身旁一對纏繞在一起的甜蜜戀人,漲紅著麵孔在熱烈地議論,電視台此刻正在孝感街拍攝原貌,它的位置上,很快就會矗立起一棟法國獨資帶有空中泳池的全市最豪華大酒店時,還是被突如其來地嚇了一大跳。

我馬上沒命地狂奔回孝感街,心中湧起強烈的不舍和深深眷念,幾乎讓我不能自持:孝感街的拆遷,幾乎是要把我和我的過往,一刀斬斷。因為,從我出生,就和孝感街流著相同的血液。

當我踮起腳尖,透過許多人的頭與肩膀的縫隙,看到電視台的一群人,搬了機器,正在那裏把要拆遷的孝感街的舊貌,拍下來當文史資料時,我的兩眼,立時蓄滿了滾燙的淚水:縱然孝感街的舊貌,可以用錄像的形式存留下來,但是,流過孝感街的那一個個悠遠、溫情、傳奇、浪漫的故事,豈是一聲“拍”,就拍得下來的?

傅家茯苓糕,可能是我們這座城市曆史最悠久的老店。自我懂事起,就一直如雲朵一般,浮現在孝感街口,嫋嫋飄著悠久又新鮮的清香,幾乎成了孝感街的標誌。我每天打孝感街口走過,總要從傅家茯苓糕店寬寬大大的窗戶,張望傅家伯伯。我最愛看矮矮胖胖的傅家伯伯,用他那雙溫厚的手,熟稔地揭開蒸籠蓋子,再揭開蒸籠上那層濕濕熱熱的粗白布。隨著那濕熱的芬芳的雲霧飄散開來,那仿佛隱在白雲深處的茯苓糕,便雪一般地浮現在眼前。於是,我童年幾乎所有的零花錢,便都交到傅家伯伯寬厚的手中,並在他彌勒佛般的笑容裏,接過無數的茯苓糕。

從懵懂童年進入花季少女的某一天,我從傅家茯苓糕店的招牌下走過,忽然驚覺,“茯苓”,竟是這樣兩個伏在芳“草”下的優美字眼!從那時起,這兩個字,便開始在我的心中散發出芳草那樣的清香,還在隨後的日子裏,使我滋生出對漢字的無比喜愛,並使我的語文成績此後節節拔高。

聽說傅家伯伯幾年前中風,行動不便了,已見不到他在孝感街口的茯苓糕店忙碌的身影了。可是,無論我多久沒有回孝感街,隻要回到孝感街口,看到傅家茯苓糕店多年不變的招牌,隻要看到修繕多次,整舊如舊的傅家茯苓糕店,我的心中,便會湧起無比溫暖的懷念。

孝感街的中間,是一家首飾店,它做出來的首飾,樣式之精巧,全城無人能及。我母親說,起先在這家店做事的,隻有老板和老板娘,他們總讓人誤以為是夫妻,連長相上,都有酷似的夫妻臉,其實卻並非夫妻。關於他們的關係,流傳著多種或旖旎或曖昧的版本。可是,多年來,愣是不見他們拆散各自的家庭,隻見到他們各自的子女,蓬蓬勃勃地成長,又見他們兩人始終親密地纏繞在一處,配合默契地經營著這間名聞遐邇的小首飾店。

鳳姨兒子結婚時,我曾陪她到這家首飾店,把她祖傳的金手鐲,打成一條金項鏈和一枚金戒指。為了不使金手鐲在改變形狀的過程中,暗中丟失重量,我和鳳姨睜大眼睛,從早晨監督到下午。我幾乎見識了黃金在烈火中淬煉,被精工打磨錘製的全過程。最後,又看到鳳姨從他們手中,接過和金手鐲等重的,金光燦燦工藝精湛的項鏈和戒指。這個頗為驚心動魄的過程,讓我終於醒悟,隻有這樣身手不凡的人物,才能以那樣不一般的方式,在民風純正的孝感街立足。

現在打理這家首飾店的,除開他們兩人,還有兩家的子女。當日僅一個店麵的首飾店,也已向左右各擴了一個店麵,成了並排的三間店麵,並且裝修得流光溢彩,富麗堂皇。裏麵,不但經營他們自己製作的金銀首飾,還賣各種貴重的寶石翡翠。據說,憑著這家店,他們兩家都在濱海地帶買了別墅,現在別墅的市麵價值,都在一千萬以上。

與首飾店緊鄰的是我家。我家的斜對門,是一座前後兩進,中間有寬闊天井的紅磚粉牆黑瓦房。這座紅磚瓦房那掛著兩個粗大銅環的黑漆大門,常年緊閉,我幾乎沒有看過他們家的人進出。從紅磚瓦房的後門出去,是一個很大的後院。後院有高高的圍牆,圍牆上麵森然紮著一圈尖利的碎玻璃片。一院子的桂花樹,被碎玻璃片,圍在裏麵。

他們的黑漆大門,每隔一陣子,會半開上小半天,那是幾個婦女前來打掃衛生的時候。我總是逮著這樣的機會,悄悄從半開的門,往裏張望:敞口的大廳有清潔紅潤的地磚,正麵牆上兩邊有楹聯,中間是鬆鶴延年圖,兩旁牆邊是一溜古董一般的胡桃木太師椅……有年頭的物件,卻依舊透著一股鮮潤。天井裏種著兩大株桂花樹。桂花樹株幽靜地站立在早晨的陽光裏,天井裏便滿是桂花樹斑駁的影子。桂花芳馥的香氣,則繚繞在屋裏的古舊物件間,滲透到一屋子的清貴之氣裏。那接近古董的物件,依然有著鮮潤的麵孔,一定是浸潤了這花的鮮香的緣故。隻是從來沒有見到這屋子的主人,問我父親,才知道,他們家的人,已不在本市居住,隻是每隔一陣子,有他們族中的人,前來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