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泛長三角區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蘇產業組織創新(2)(2 / 3)

包括中國經濟在內的世界經濟範圍內,一方麵是壟斷的發展,另一方麵是反壟斷。為什麼又要反壟斷呢?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壟斷是指沒有競爭的市場狀態。反壟斷主要是指要排除或限製反競爭的行為。壟斷主要包括行政壟斷、行業壟斷、經濟壟斷等到形式。行政壟斷包括地方保護主義、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限製他人的購買和經營者正常經營的行為。行業壟斷主要是指公用企業和其他依法具有獨立地位的經營者實施的強製交易或限製競爭的行為。經濟壟斷是指自由競爭行業出現的壟斷行為。絕大多數反壟斷法都不禁止壟斷地位,即由於技術先進、管理效率高以及產品質量高等原因產生的壟斷,是受法律保護或鼓勵的壟斷。反壟斷法所禁止和懲罰的是濫用壟斷地位的行為和各種行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例如,隨意提高產品的價格,減少市場供給,采取搭售、抵製交易、傾銷等各種市場行為排擠競爭對手等;公用企業的強製交易行為、行政壟斷行為、串通招投標行為等。排斥或限製競爭的壟斷行為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它違背價值規律,遏製市場競爭,從根本上窒息市場活力,使市場經濟無法健康發展;它保護落後,鼓勵不思進取,使企業喪失更新設備、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的動力;它損害消費者的權益。因此,在充分利用國家壟斷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的同時,反對和防止壟斷的消極作用也是必要的和必須的。

二、江蘇產業組織的特征

產業組織創新是江蘇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關於江蘇產業經濟及其發展的研究文獻較多,但主要是側重於對產業結構的研究,對於產業組織的研究很少。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江蘇產業組織發生著重要變化和顯示出新特征。

1.江蘇產業組織的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產業組織隨著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發生著較大變化,城市工商企業集團和農村“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得到增強,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產業組織政策等方麵不斷改進,尤其是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非效率化配置的資源在產業內或產業間發生轉移和重組,從而增加資源的效率和增強產業的生機與活力”,產業組織合理化趨勢顯現。但是,江蘇區域產業內的趨同現象也是十分明顯的。例如,在蘇南城市第二產業中的主導產業建設上,南京為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石油化工、醫藥和特種工業;蘇州為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新材料和汽車及汽車配件;常州為電子信息、機械製造、新型紡織服裝、生物醫藥及精細化工冶金;無錫為電子信息、家用電器、鋼鐵及其製品、化學工業、汽摩及其配件。排在前四位的是電子信息、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工程,趨同率達到70%。在高新技術領域“十五”高新科技產業發展規劃中,集成電路產業的同構性達35%,納米材料為48%,計算機網絡為59%,軟件產業為74%。江蘇存在的區域產業內的趨同現象,導致同類產品競爭的內耗過大而缺乏外部競爭力,影響著江蘇產業經濟整體聯動效應的發揮。

江蘇大多數企業實行股份製改組,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企業競爭力提高的內在要求。國有資產也以參股或控股的形式進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在政策支持下,企業兼並和強強聯合形成相當數量的大企業或企業集團。江蘇省域經濟中的一些產業內部的企業壟斷與企業競爭並存,向產業組織創新方向演化.例如煙草業的淮陰卷煙廠、徐州卷煙廠和南京卷煙廠的“三足鼎立”的壟斷與競爭,推動著江蘇煙產業經濟發展。

第六次產業革命的展開,要求及時投入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跟上世界產業發展的潮流。新技術、新產業的創立,需要彈性的製度、寬鬆的工作環境、獨特的組織形式,一般以研究機構或小型開發公司為主,而不需要一開始就建立大規模的、高速運轉的、嚴格管理的大公司。當然,一旦新技術產業化成功,並被社會認可,就可以獨創技術為依托建立大規模的經營公司,如現在的IT產業;也可以通過混合兼並的方式將創新技術公司納入到相關的傳統產業的大企業中去,擴大其應用範圍,促進傳統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提高社會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