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征稅外,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以保護合理的收入和限製不合理的收入。
稅額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部分的個人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個人的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4)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2000元)20%
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x(1-20%)]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收入不超過20000元的,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0;
收入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2000元;
收入超過5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
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2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個人所得額=每次所得收入20%
論公債
藏蓄貨幣及隱匿藏蓄之事,在商業未發展、製造業未改進的未開化社會,是非常流行的,在一段時間內,埋藏物甚至是君主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在人們一無所知的時候,僅能由商業及製造業帶來奢侈品,即使收入不菲的人,他們也並沒有其他消費或享受收入的方法,隻能將錢財儲藏起來。
財物的節約與儲藏既在人民之間流行,也同樣在君主之間流行。歐洲古代所有君主無不積蓄財物,聽說當今每個韃靼酋長也不例外。
在沒有什麼商業及製造業可言的國家,君主所處境地,自然會使他奉行蓄積所必要的節約。在那種境地,就是君主的費用,也不能由他的虛榮心支配;他喜歡有一個華麗裝飾的宮廷,但那個無知的時代,卻隻能給他提供一點毫無價值的小玩意兒。而這就構成他宮廷的全部裝飾。當時沒有常備軍隊的必要,所以,像其他大領主的費用一樣,就連君主的費用,除了用以獎勵其佃戶,款待其家臣外,幾乎沒有可用之處。但是獎勵及款待上也很節約,很少會流於無節製,而虛榮則會流於無節製。
大土地的所有者和君主在富有各種高價奢侈品的商業國內,自然會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以購買這些奢侈品。君主宮廷華麗壯觀但無意義的裝飾物,都是他本國及鄰近各國高價供給的。君主屬下的貴族們,為了追求同種壯觀,一方麵打發其家臣,一方麵讓租地人獨立,這樣他們就逐漸失掉了權威,以致與君主領土內其他大部分富裕市民沒有區別了。左右他們行為的淺薄熱望,也左右他們君主的行為。在其領土內,怎能叫他一個人富而不淫呢?畢竟其他富有者都在追逐這種享樂!
如果君主大部分的收入不用於享樂,避免了國防力量減弱,其超過維持國防需要的那一部分,希望他不消費是不可能的。他平常消費的費用,就等於他平常的收入;消費不超過收入,就算萬幸了。如果財寶的蓄積再無希望,一旦有特別急需費用,人民一定要負擔特別的援助。
瞬息萬變的戰爭時期,國家平時不注意節約積蓄,國庫沒有多餘的款項,這時隻有被迫借債。一個國家必須為戰時的國防費用積蓄比平時高3到4倍的費用。這樣大的收入必須來自賦稅,而最快課征的賦稅也要經過10個月乃至12個月才能入國庫。所以,如平時不注意節約積蓄,在這種瞬息萬變的戰爭時期,軍隊、武器裝備、給養等均需大量的資金,萬分緊急的短時間內,政府沒有其他辦法,就隻能借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