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收入的來源與賦稅
財富及土地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源泉。君主的財富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將其貸於他人使用。自己使用獲取利潤,貸於他人獲取利息。
早期原始社會的政府,國王公共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利潤。小共和國最大收入是從商業經營的利潤來獲取的。漢堡從葡萄酒窖和藥店經營中獲取利潤,其他比較大的國家則從公共銀行和郵局來獲取。郵局本來是一種商業企業,政府墊付資金設立了郵局、購買和租用郵運的設備,通過運送郵品所收取的郵費來償還政府墊付的費用。墊付的資本不是很大,郵運這種業務很透明,其收益不僅是肯定的,還能立即帶來巨大的利潤。
君主往往也會經營其他的商業企業,其經營的結果是大都以成功告終,但浪費也會導致其經營業務的失敗。君主的業務代理人,總是認為主人有用之不盡的財富供他們操縱其代理的業務,從不控管貨物價格的一切成本,還與君主一樣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他們仍然能以適當的方法捏造賬目來掩蓋實質性的浪費,積聚有君主那樣龐大的財產。
從貨幣的利息中,國家也可以獲得一部分公共收入,就像從資本的利潤得到這種收入一樣。貸借於外國或本國的臣民的一部分財富,是國家積蓄中的一部分。
這種方法的使用是否適如其度,與成功有密切的關係,其功效須視三個要點的情形而定:要點一,對於金銀貨幣以外的其他交易媒介有多少需要,換言之,向外國購買的消費品有多少需求必須以金銀換購;要點二,利用該方法的政府信用如何;要點三,信用證券全部價值,決不可超過在沒有該證券的情況下流通界所需金銀幣的全部價值。
資本和信用具有不穩定不經久的性質,這就使得它們不適於充作確實的、穩定的、恒久的主要收入來源,任何一個已經超過遊牧階段的大國政府,從來不會由這種來源取得其大部分公共收入,隻有使用適如其度的方法獲得一部分公共收入,才能給予政府安全和尊嚴。
地租之所以成為國家主要收入來源,是因為土地是一種確實和恒久的資源。在近代,戰爭及準備戰爭占了一切大國必要費用的大部分。但是在希臘及意大利古代的共和國,每個市民都是兵士,服役也好,準備服役也好,費用都由他們自備,國家無須支出很多的費用。一項數額不太大的地產的地租,足夠開支政府一切必要費用了。同樣,在歐洲古代君主國以及封建時代,及其他國家也有著同樣的結果。
全部土地所能夠提供的地租也不足以應付普通支出,這是歐洲多數文明君主國的現狀。全國所有的土地即使管理猶如它們都屬一個人所有那樣,其收入仍難以達到國家向人民征收的普通收入那麼多。人民由土地獲取的收入,不是與土地地租成比例,而是與土地產品成比例。人民通過土地獲得的產品隻能歸人民逐年消費,或者用以交換他們所消費的其他物品。無論什麼原因,人民土地收入一直處於有減未增的局麵。
在歐洲現代文明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通過國有土地地租獲取大部分公共收入,但所有的歐洲君主都擁護屬於王室的廣大領土。王室領土大都屬於王室林園,可在這片林園從沒看到樹木,從產物與人口兩方麵來看,王室領土失去原有的價值,則造成人民和國家不必要的損失。如果出售王室的土地,王室領土一旦變為個人財產,就會得到很好的改良和耕植。產品會隨著土地改良而增收,人口隨之增加,人民收入和消費也因此增大。人民收入和消費增大,君主從關稅及國產稅得到的收入也隨之增加,這樣既有利於君主也有利於人民。
王室領土能更有利地獲取收入,最好的辦法是向人民公開拍賣王室領土,這樣才不會使全社會人民付出多於君主所享有的其他任何同等收入所付出的代價。文明國的君主由領地獲取的收入,對人民個人是有損無益的,隻有將王室土地更好地分配,才能讓人民和國家都有收益。
屬於君主的土地可用作公園、林囿及散步場所,其目的是供人民遊樂與觀賞,不僅不是收入源泉,並且為了保持原有的觀賞風貌,還得時常出費修葺。文明君主國隻能擁有這樣的土地。
君主或國家所特有的兩大收入來源是公共資本和土地。文明君主國家支付的必要費用的大部分,人民須拿出一部分私人收入,給君主或國家作為公共收入,人民拿出的這部分私人收入,也就是稅收;另一個收入來源則是王室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