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稅收的計算依據為標準分類
從量稅。從量稅是指以征稅對象的數量(重量、麵積、件數)為依據,按固定稅額計征的一類稅。從量稅實行定額稅率,具有計算簡便等優點。如我國現行的資源稅、車船使用稅和土地使用稅等。
從價稅。從價稅是指以征稅對象的價格為依據,按一定比例計征的一類稅。從價稅實行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稅收負擔比較合理。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營業稅、關稅和各種所得稅等稅種。
(3)按稅收與價格的關係為標準分類
價內稅。價內稅是指稅款在應稅商品價格內,作為商品價格一個組成部分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稅種。
價外稅。價外稅是指稅款不在商品價格之內,不作為商品價格的一個組成部分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目前商品的價稅合一並不能否認增值稅的價外稅性質)。
(4)按是否有單獨的征稅對象、獨立征收為標準分類
正稅。指與其他稅種沒有連帶關係,有特定的征稅對象,並按照規定稅率獨立征收的稅。征收附加稅或地方附加,要以正稅為依據。我國現行各個稅種,如增值稅、營業稅、農業稅等都是正稅。
附加稅。是指隨某種稅收按一定比例加征的稅。例如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規定,企業在按照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同時,應當另按應納稅所得額3%的地方所得稅。該項繳納的地方所得稅,就是附加稅。
(5)按稅收的管理和使用權限為標準分類
中央稅。中央稅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後全部劃歸中央政府所有並支配使用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關稅和消費稅等。這類稅一般收入較大,征收範圍廣泛。
地方稅。地方稅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屠宰稅和筵席稅等(嚴格來講,我國的地方稅目前隻有屠宰稅和筵席稅)。這類稅一般收入穩定,並與地方經濟利益關係密切。
中央與地方共享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是指稅收的管理權和使用權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擁有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和資源稅等。這類稅直接涉及到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利益。
這種分類方法是實行分稅製財政體製的基礎。
(6)按稅收的形態為標準分類
實物稅。實物稅是指納稅人以各種實物充當稅款繳納的一類稅。如農業稅。
貨幣稅。貨幣稅是指納稅人以貨幣形式繳納的一類稅。在現代社會裏,幾乎所有的稅種都是貨幣稅。
(7)以管轄的對象為標準分類
國內稅收。是對本國經濟單位和公民個人征收的稅種。
涉外稅種。是具有涉外關係的稅收。
(8)按稅率的形式為標準分類
比例稅。即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數額多少,均按同一比例征稅的稅種。
累進稅。是隨著征稅對象數額的增加而逐級提高稅率的稅種。
定額稅。是對每一單位的征稅對象按固定稅額征稅的稅種。
國家稅務總局為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稅收承擔著組織財政收入、調控經濟、調節社會分配的職能。目前,我國每年財政收入的90%以上來自稅收,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國稅係統負責征收管理的稅種有:
增值稅;消費稅;進口產品增值稅、消費稅、直接對台貿易調節稅(海關代征);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中央企業所得稅;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海洋石油企業所得稅、資源稅;證券交易稅;境內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出口產品退稅管理;集貿市場和個體戶的增值稅、消費稅;中央稅的滯補罰收入;按中央稅、中央地方共享稅附征的教育費附加。
地方稅即屬於地方固定財政收入,由地方管理和使用的稅種。
地稅係統負責征收管理的稅種有:
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筵席稅;地方稅的滯補罰收入;地方營業稅附征的教育費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