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論國防費(2)(3 / 3)

按編製常備軍的方法訓練士兵,即使沒有上過陣、沒有經過炮火的洗禮,他們也一樣有著老兵那樣的勇氣,而且,在一開始上陣就要配得上和最頑強、最有經驗的老兵一見高下。如1756年,俄羅斯軍隊攻打波蘭,俄羅斯軍隊所表現的勇武,簡直可以與歐洲當時最頑強、最老練的普魯士兵士相提並論。然而俄羅斯帝國此前20年是國泰民安的;它那時軍隊中曾上過陣的兵士,絕對不多。1739年,西班牙戰爭爆發,當時英國享受了28年的太平。可是,它的常備兵士並不為這長期和平所腐化,在攻打喀他基那時,他們所表現的勇武尤為突出。雖然和平日子過久了,將官們可能會忘卻他們的技能,但管理得法的常備軍,為保持其原有的勇武,訓練隨時都能恢複。

編製常備軍也是一個文明國的國防要務。一個文明國的國防,如果仰仗民兵守衛,它將隨時有被鄰近野蠻民族征服的危險。亞洲各文明國往往被韃靼人征服的事實,充分證明了野蠻國民兵對於文明國民兵的自然優越性。有紀律、有訓練的常備軍,較任何民兵為優。隻有富裕的文明國家,才能維持這種軍隊;亦隻有這種軍隊,才能保衛國家不受貧困野蠻鄰國的侵略。所以,隻有編製常備軍才是國家永久保存其文明的方法。

一個文明的國家必須有一支紀律嚴明的常備軍。有了紀律嚴明的常備軍,文明國才能抵禦外侮;同樣,有了紀律嚴明的常備軍,野蠻國家才能加速進入文明社會。常備軍憑其威力,可以把君主的法令推行到一個帝國的最僻遠的地方,各國可以用它維持某種程度的正規政府,否則正規的政府就會無法建立。

常備軍是否危及自由是很多人擔心的事。當軍隊經常的利益與國家憲法的維持不一定有何種關聯時,這種危險性的確存在。例如,凱撒的常備軍破壞了羅馬共和國;克倫威爾的常備軍解散了英國成立已久的議會。不過,一國的軍權如握在君主手裏,各軍隊的主要將官,如是這國的貴族與鄉紳擔任,換言之,全國兵力,如果都是由那些由於自己享有民政權力的最大部分,所以本身的最大利益在於支持民政權力的這種人指揮,則常備軍對於自由絕無危險。反之,在某種場合,說不定還有利於自由。有了常備軍護持,君主就自以為安全了,無須像近代一些共和國那樣,監視各市民的細微行動,時時疑忌市民擾亂和平。

如果一國行政長官,盡管國內的主要人民願意予以支持,但群眾的每一次不滿,都會使其安全感到威脅;或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爭論,也有可能立即掀起大的革命,那麼為防微杜漸,政府就不得不使用權力,來鎮壓一切對自己表示不滿的行為。反之,一國君主如果感到支持自己的,不但有可靠的貴族,且有精練的常備軍,那麼,就是最粗暴、最無稽、最放肆的抗議,也不至於引起他的不安。他可以平心靜氣地寬恕這種抗議,或置之不理。並且,他既意識到了他自己地位的穩固,他會自然而然地傾向於這樣做。所以,接近於放肆的自由,隻有在君主有精練的常備軍保障的國家,才可見到;亦隻有在這種國家,才無須為公共安全而賦予君主以壓抑任何放肆的自由的絕對權力。

保證本國社會的安全,使其不受其他獨立社會的侵略是君主的首要義務。這種義務的實行,勢必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而逐漸需要越來越大的費用。原來在平時和戰時都無須君主支出何種費用的社會的兵力,隨著社會的進步,在戰時需要君主出資維持,在平時同樣需要君主支出費用。

戰爭技術的變化,使軍隊所需的費用也有了變化。火器發明後,平時訓練一定兵額和戰時使用一定兵額,所需費用都進一步增加。軍隊所使用的武器與彈藥,都比以前更貴。與矛及弓箭比較,短槍是更貴的武器,與弩炮或石炮比較,加農炮或迫擊炮也是更貴的武器。近代閱兵所消耗的火藥,放射出去,就不複返,這更是需要巨額的費用。在古代閱兵時,所投的矛,所放的箭,均很容易收回,並且其價值極微。與弩炮石炮比較,加農炮迫擊炮不僅是高價的機械,而且是非常笨重的機械。這種笨重機械製造起來要較大的費用,製成後運往戰場,也要較大的費用。此外,近代大炮的作戰效力,非往昔石弩可比,所以要給一個都市設防來抵禦大炮的攻擊,其所需費用也浩大得多。

從長遠來看,火器的發明對人類文明的進程有益無害。在古代,富裕文明國家很難防禦貧窮野蠻國家的侵略;在近代,貧窮野蠻國家卻很難防禦富裕文明國家的宰割。近代戰爭火藥費用的浩大,顯然給能夠負擔此浩大費用的國家提供了一種利益,而使文明國家對野蠻國家立於優勝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