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理論很超前啊,但又沒有脫離封建經濟基礎,應該說如果方法得當的話,這種理論是適合在這個時代運用的。”卓逸夫心裏暗暗想道,“可秦漢以來,封建主義已經具有它日漸形成日臻完善的理論係統並且經過以後千百年發展檢驗的模式,且不說尋找一種新的在封建主義條件下的發展模式能不能走下去,能不能更有生命力,單單這個尋找就已經很難了。”
於是沉吟著歎道:“公仁大才,王朝翻覆,皇冠落地,說起來不外乎一種製度的興起和滅亡。但自秦以來,有漢一朝,士族模式的發展已經有它強大而根深蒂固的生命力了,一種新的社會製度模式能不能適應現在?從秦末的大起義,到如今的黃巾軍造反,我們不難看出士族社會模式是腐爛的,不能具有強大而持久生命力的製度模式,但在目前狀況下,一種製度模式的推廣和繁衍,需要經濟……哦,就是需要強大輜重錢財糧草的支撐,這種支撐從何而來?有了這個支持,這種新的製度發展模式能不能適應當今以及隨後的時代,這是最要緊的問題。”
董昭眼睛裏閃過難掩的失望,郭嘉卻從中聽出了別的味道,悄然衝董昭擺擺手,出聲問道:“聽郡守的口氣,似乎已經找到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了嗎?”
卓逸夫默然點點頭,他是擁有兩千年超前思維的人,深受曆史的影響,且不說近現代的兩種社會製度模式,就算隋唐兩宋時候的成熟的封建製度模式,對現在還在胚芽時候的帶有強烈士族色彩的封建主義來說也是更為優秀的。
更何況,有著後世社會製度模式影響下還可以改良這種成熟模式的卓逸夫,無論怎麼說,理論方麵總是有一定的、比董昭的理論更先進的有生命力的模式。
董昭聞言,眼睛大亮,一改穩重的姿態就要發問,卓逸夫緊鎖眉頭:“隻是可惜,隱約有個大概的輪廓,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思想。本來這種輪廓也是十分模糊的,公仁先生今天這麼一說,我似乎抓住點什麼,卻又不能言傳。”
又問董昭:“公仁之意,便是打破士族製度,是不是?”
董昭點點頭:“正是!”
卓逸夫閉上了眼睛往後一靠,有點疲憊的樣子:“那麼,打破這種製度之後又要建立怎樣的新製度,公仁可有教我?”
董昭想了想,搖搖頭:“暫時還沒有。”
說完帶著急切地口吻又問道:“不知對士族製度,郡守的態度是什麼呢?”
卓逸夫一手按著額頭,口中緩緩說道:“公仁的論調,深得我心!士族製度,絕對是要打破的,有漢以來,外戚****,望族持錢,這不僅是對法度和朝廷的危害,更是對社會進步的阻礙,甚至對社會發展來說,也是具有深遠的負麵影響的。”
董昭大喜,他不願輔佐袁紹,最大的原因就是袁氏正是如今天下最大的士族。
但他也有些無可奈何,歎息說道:“如郡守一樣,我雖然主張打破這種士族製度,但打破之後又要怎樣建立新的製度,我卻是不知道的。”
一旁的郭嘉笑道:“這類問題太深遠,我們是想不到的。”
不是那三個人不願去想,他們的長處不在這裏,如果說在謀略方麵他們是五百年才出那麼一個的絕代驚豔之人,那麼在政治改革上,他們甚至小學還沒畢業。
看看天色不早,卓逸夫便命侍女準備酒筵,今夜要請李肅的。
但董昭的王道和霸道論說,終究在他心裏存了這麼一件事,縱然心裏有三套甚至更多的製度模式,但他覺著,這都是不適合如今這個時代的。
那麼,要用什麼樣的製度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