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陳曉怨氣爆發(1)(1 / 3)

陳曉的淡定沒能保持太久,其內心淤積的怨氣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爆發了。2011年5月,他用極其惡毒的語言開始攻擊自己的老東家,恨不得國美立刻倒閉,並誘導投資者拋售國美股票。

國美董事會成員遭清洗,陳曉舊將全被淘汰

2011年5月9日,陳曉的兩名舊臣——國美總裁王俊洲、副總裁魏秋立被稱將於6月退出董事會。同時黃光裕的胞妹、現任國美非執行董事的黃燕虹也將退出董事會而不再連任。而剛上任不久的張大中、鄒曉春和李港衛也將退出董事會,他們將會再選連任,但結果將取決於股東的投票表決。根據國美的公司章程,每年的股東周年會上,應有1/3的在任董事輪值退出。同時香港聯交所也規定,任滿3年的董事應輪值退出。但按照規定,符合條件的輪值退出者將可以重選連任。以上提議將在6月10日國美股東大會上進行表決。

公告還顯示,6月10日國美股東大會還將就董事會成員的薪酬予以重新厘定。其中張大中的年薪擬定為60萬港元,如建議獲批,意味著身為國美董事會主席的張大中將結束在國美的“義務工作”。因為從2011年3月初上任起,張大中一直沒有領取薪酬。不過張大中的年薪,遠低於他的前任陳曉200多萬港元的年薪,也比國美總裁王俊洲100多萬港元的年薪要低。

黃光裕家族主導下的這次董事會人員調整非常高明,將曾經站隊在陳曉一邊的王俊洲、魏秋立清洗出決策層,可以維護黃家對於國美的控製權,而將黃燕虹調整出董事會,則可以堵住那些指責黃家企圖在國美實行“家天下”管理風格之人的嘴,表明國美是現代企業管理製度下的上市公司。

王俊洲現在是國美總裁,他將專注於執行層麵的事宜。王俊洲其實完全是被陳曉誤導了,他在“國美內鬥”期間,一直在黃光裕、陳曉之間尋求平衡,國美內部人曾說,當有媒體報道說他是陳曉的追隨者的時候,他大發脾氣,指責媒體胡說八道。不過,在黃光裕看來,他沒有立場鮮明的支持自己,實則就意味著背叛。而魏秋立離開國美隻是遲早的事,從其在“國美內鬥”時期的表現看,黃家對她賦予了200%的信任,但她卻毫不猶豫地站在陳曉一邊。

另外,國美在公告中稱,將提名香港資深律師吳偉雄填補黃燕虹留下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空缺,但並未提及將有新候選人填補兩名執行董事的空缺。國美董事會未來就將形成僅有2名執行董事、5名非執行董事和4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的新格局,恢複正常時期的11人規模。

黃家這一手安排同樣非常高明,2010年在貝恩、陳曉的威逼下,黃家被迫同意將11個董事席位增加到13個,此番調整,黃家又將董事會席位恢複到11個。通過調整,國美董事會完全控製在黃家手中,兩名執行董事伍建華、鄒曉春都是黃家的人,張大中是董事會主席,但他是非執行董事,可以確保董事會主席的權力受到限製,其餘9名董事會成員中,除貝恩3名非執行董事席位,其餘也都是黃家的人。貝恩在國美董事會已經沒有話語權,同時貝恩的控股又少於黃家,則在投票權方麵也弱於黃家,竺稼和貝恩的未來捏在黃家手中。

在即將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還將表決一項給予董事會決定公司發行或回購公司股份權力的建議,其中增發權限不超過公司現有股本的5%,遠低於此前的20%,回購權限則不超過10%。

此前國美曾授權董事會有權決定增發20%的公司股份,這也曾成為陳曉當年在9月28日特別股東大會前威脅稀釋黃光裕持股比例的撒手鐧之一。後來黃光裕提出的撤回這一授權的動議獲得通過。國美公告還特別指出,如果公司董事會獲得回購授權並按上限實施,那麼作為公司大股東的黃光裕的持股比例將由目前的3219%提升至3577%,進一步增強話語權。

陳曉大曝國美商業機密,唱衰國美未來前景

2011年5月10日,陳曉開始通過媒體發表唱衰國美的言論。

在題為《陳曉曝國美財務漏洞稱公司上下向供應商收費》的文章中,陳曉表示:“現在國美采取的是賣場經營模式,也就是賣場成為了一個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收費場所,而供應商要進入國美就必須要承擔巨額的費用,最終這些供應商為了業績將不斷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導致國美的商品價格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各種渠道中最高的,同時對於供應商來說其費用也是最高的,這樣的渠道必然會被淘汰。”

在陳曉看來,雖然國美經常以低價促銷的方式來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但是實際上其銷售價格都已經失去了以往的競爭優勢,不僅比電子商務高,而且比其他的渠道都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