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職業經理人除具備高超的營銷、財會、人事、行政等專業技能和高水平的溝通技能以及人格魅力外,還必須具備職業道德。職業道德分為對股東有道德、對下屬有道德、對公司有道德,如果是公眾公司,還必須對公眾有道德。

陳曉作為職業經理人,從“國美內鬥”中折射出中國職業經理人的道德困境。我國改革開放三十餘年,經濟飛速發展,但商業環境、商業倫理、商業道德等方麵還處在混沌階段,目前仍沒有一個可供企業家群體、職業經理人群體乃至整個社會認同並願共同遵守的標準。

本書在還原“國美內鬥、陳曉出局”的整個事件始末的同時,也加入了個人的點評,期望能夠為推動中國商業倫理體係的構建及中國職業經理人道德素養的提高,盡自己的一份力。

尹鋒於寓所

黃光裕進監獄了,陳曉走了,張大中來了……

2008年11月17日,黃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羈押;2011年3月9日,陳曉辭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位置,張大中繼任……

記得金庸小說裏寫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一定有廝殺。還記得2006年年底,黃光裕聯手陳曉打敗了張大中;現在,黃光裕聯手張大中擊退了陳曉。

陳曉和張大中曾經是最好的朋友,發誓一起對抗國美電器(以下簡稱“國美”)的黃光裕和蘇寧電器(以下簡稱“蘇寧”)的張近東。2006年,陳曉“愛”上了黃光裕,張大中吃醋了,向張近東“求愛”。

黃光裕不但要陳曉,還要張大中,於是他多給了張大中5億元,成功促使張大中離開張近東,投入到自己的臂彎裏。

張大中拿到了近36億元(稅前)現金隱退在聚光燈後,與方泉等人做起了投資。張近東不點名諷刺了張大中,笑一笑,開始單幹。

2008年11月,黃光裕入獄,陳曉按捺不住背叛了黃光裕,在二人鬥爭到最激烈的關頭,黃光裕找到張大中尋求幫助。張大中感激於黃光裕當年的慷慨,也同樣慷慨地對待他,張大中伸出援助之手。其實,這是張大中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向陳曉複仇的機會。

鬼使神差般,陳曉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張近東的兄弟,他通過自殘的方式“閹割”國美,成就了蘇寧的“江湖地位”。

監獄中黃光裕的眼光越過了陳曉,他看到了張近東。黃光裕感受到蘇寧對國美的威脅:陳曉必須走人,黃光裕打定主意。

陳曉則認為,黃光裕在監獄裏能奈我何?他找到竺稼……

黃光裕怒了,他不惜魚死網破,一定要陳曉出局。陳曉卻說:“魚死網不會破!”

陳曉以為竺稼隻愛自己,他沒有想到竺稼卻與黃光裕玩起了桌底交易。竺稼把陳曉賣掉了,最終,黃光裕、張大中、竺稼留在了國美,陳曉走了。

而張近東呢?在“國美內鬥”的時候,他帶領蘇寧快速超越,成為行業事實上的老大。黃光裕贏了陳曉,但暫時輸給了張近東。

2011年,家電零售業將是黃光裕PK張近東的時候,“美蘇爭霸”會不會更加精彩?我們拭目以待。不過,現在一個叫劉強東的小夥子,帶領他的京東商城,正在計劃全麵幹掉國美和蘇寧。“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光裕和張近東背後的黃雀,是不是劉強東?

未來的家電零售業,誰將獨領風騷,亦或是三分天下?

佛家講“因果輪回”,陳曉、黃光裕、張大中三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故事,其實早在1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具體到陳曉與黃光裕在國美內部的鬥爭,則從5年前,陳曉踏足國美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