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可以通過媒體和交易所的網站查詢某隻債券在以當天的收盤價計算的到期收益率,它的計算公式較複雜,除了考慮到本金投資的因素,還充分考慮到獲得利息進行再投資的因素。人們往往將其稱為複利收益率,對於大資金運作的專業機構,用這種收益率計算方式較為科學。但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各方麵條件的限製,運用複利收益率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下麵介紹一種簡單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期限)×100%。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便很容易計算出債券的收益率,從而指導我們的債券投資決策。
企業債券的特點和種類有哪些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總會遇到資金嚴重短缺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企業除了向銀行貸款,或者募股,就是發行債券了。這就形成了企業債券。企業債券的另一個名字是公司債券,這也是我們熟知的一類債券。顧名思義,企業債券就是由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發行的債券。
與其他債券相比,企業債券有如下特點:
1.風險性較大:公司債券的還款來源是公司的經營利潤,但是任何一家公司的未來經營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公司債券持有人承擔著損失利息甚至本金的風險。
2.受益率較高:風險與受益成正比的原則,要求較高風險的公司債務需提供給債券持有人較高的投資收益。風險高、收益低的投資是沒人會做的。
3.可兌換性:部分企業債券,如可轉換公司債券,允許其持有者隨意兌換成另一種金融交易工具。兌換條件在合同中已經明確,其目的也是為了增加債券的靈活性和流動性,從而降低利息的支出。
一般來說企業債券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1.按是否記名可分為:
(1)記名公司債券,即在券麵上登記持有人姓名,支取本息要憑印鑒領取,轉讓時必須背書並到債券發行公司登記的公司債券。
(2)不記名公司債券,即券麵上不需載明持有人姓名,還本付息及流通轉讓僅以債券為憑,不需登記。
2.按持有人是否參加公司利潤分配可分為:
(1)參加公司債券,指除了可按預先約定獲得利息收入外,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參加公司利潤分配的公司債券。
(2)非參加公司債券,指持有人隻能按照事先約定的利率獲得利息的公司債券。
3.按是否可提前贖回分為:
(1)可提前贖回公司債券,即發行者可在債券到期前購回其發行的全部或部分債券。
(2)非提前贖回公司債券。
個人如果有意投資企業債券,首先要在證券營業網點開設一個證券賬戶,等企業債券正式發行時,就可以像買賣股票那樣買賣企業債券了,隻是交易最低限額是1000元。
一級市場申購不收取傭金、過戶費、印花稅等費用,但二級市場交易需支付成交金額1%的費用。
鑒於目前債券的熱銷,且公司債券的網上認購遵循“時間優先”的原則,因此投資者需“眼疾手快”。需提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戶,並在網上發行日盡快下單。
破損債券兌換的條件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太留心,容易給我們心愛的東西造成損害,比如洗衣服時沒注意掏兜而把錢幣洗破,這時候我們也不必太懊惱,因為可以到銀行裏換成完好的人民幣。那麼你知道,如果債券破損了,要怎麼兌換嗎?不過先要明確的是,這裏的債券指的是實物債券,比如國庫券,而像其他無記名債券,或者記賬式債券因為投資者手中不會持有實物,也就談不上破損。
對於殘破汙損的國庫券若無法鑒別其是否屬於真券,或是故意塗改、挖補、拚湊使其汙損殘破的,一律不予兌換。如果符合兌付條件的,按下列不同情況予以兌付:
一是國庫券票麵在2/3以上的,按原券麵額兌付金額本息;
二是殘破或汙損的國庫券票麵在1/2(含1/2)以上能辨認金額的,在還本付息的最後一年,按原麵額兌付半數本息;
三是殘破汙損的國庫券、缺少末位號碼或號碼不清楚的,隻能在最後一年還本付息時兌付本息;
四是由於熏烤黴爛、腐變等造成的殘損券,不宜繼續保管到中簽或到期後兌付的,可憑單位書麵證明,經銀行審查批準,予以提前兌付,但利息計算上,按照不同國債條例規定的年利率計算利息,即滿一年的付給一年的利息,滿半年不滿一年的付給半年的利息,不滿半年的不計利息。
識別假債券的小技巧
債券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因為可以獲得收益,所以和人民幣一樣也存在造假的情況。事實上,在菲律賓、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假債券騙人案早已不新鮮,而在中國也存在著類似情況。在北京就曾發生過一位老人被偽裝的幾名“稅務人員”、“銀行經理”聯合起來騙去了20萬元的事情。如今的騙局花樣繁多,騙術也越來越掩人耳目,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不管對方說得多麼天花亂墜,都要保持一顆警惕的心,小便宜絕對不能占。
我們在這裏簡單介紹些鑒別真偽的小技巧,僅供參考:
1.觸摸法:真券手感平滑、細膩、堅挺、使用凹版印刷,票麵有凹凸感;而假券一般使用的是膠版紙,手感粗厚,紙質鬆軟,平滑度及堅挺度較差。
2.對比法:如您手頭有真券,通過仔細比較,便可辨別真偽。假券一般紙質相對粗糙,稍帶黃色,花紋、圖案不夠清晰,票麵規格大小也略有差異。
3.透視法:如在強光照射下,發現券麵的某些部位透光度較強、泛白或白印有異,則很可能是假的,應作進一步鑒別。
4.放大法:借助放大鏡、老花鏡等觀察券麵,如發現所號、號碼、金額的大小寫等標誌有擦抹痕跡,則為刮損塗改;若發現正反麵圖案模糊不清,則為拓印式機製假券。
5.熒光法:在紫光燈下照射,真券一般不變色,假券則顯藍白色光的“熒光反應”。
6.水浸法:將債券放進水中浸泡,真券沒什麼變化,如分離成幾層紙,則確定為假券無疑。
當然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偽造的債券也越來越逼真,一般人很難分辨出,這些方法也不一定能使所有假債券現行,所以最可靠的辦法還是去銀行專櫃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