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了解債券的基本知識(2 / 3)

按不同標準,金融債券可以劃分為很多種類。最常見的分類有以下兩種:

1.根據利息的支付方式,金融債券可分為付息金融債券和貼現金融債券。如果金融債券上附有多期息票,發行人定期支付利息,則稱為付息金融債券;如果金融債券是以低於麵值的價格貼現發行,到期按麵值還本付息,利息為發行價與麵值的差額,則稱為貼現債券。

2.根據發行條件,金融債券可分為普通金融債券和累進利息金融債券。普通金融債券按麵值發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期限一般是1年、2年和3年。普通金融債券類似於銀行的定期存款,隻是利率高些。累進利息金融債券的利率不固定,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利率,並且一年比一年高,也就是說,債券的利率隨著債券期限的增加累進,比如麵值1000元、期限為5年的金融債券,第一年利率為9%,第二年利率為10%,第三年為11%,第四年為12%,第五年為13%。投資者可在第一年至第五年之間隨時去銀行兌付,並獲得規定的利息。

此外,金融債券也可以像企業債券一樣,根據期限的長短劃分為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根據是否記名劃分為記名債券和不記名債券;根據擔保情況劃分為信用債券和擔保債券;根據可否提前贖回劃分為可提前贖回債券和不可提前贖回債券;根據債券票麵利率是否變動劃分為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和累進利率債券;根據發行人是否給予投資者選擇權劃分為附有選擇權的債券和不附有選擇權的債券等。

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是如何發行的

其實從題目中我們就看出了這其實是對債券所進行的分類。按債券的發行方式分類,可分為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在了解發行的概念前,我們先看一下什麼是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公募債券與私募債券相對應,是指向社會公開發行,任何投資者均可購買的債券,向不特定的多數投資者公開募集,它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轉讓。

私募債券的對象是有限數量的專業投資機構,如銀行、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和各種基金會等,其發行和轉讓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私募債券的發行手續簡單,一般不能在證券市場上交易。購買私募債券的目的一般不是為了轉手倒賣,隻是作為金融資產而保留。

在了解了最基本的概念後,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公募發行和私募發行。

1.公募債券的發行

因為公募債券是麵向社會公開發行,所以各國法律對公募發行都有較嚴格的規定。例如美國1933年證券法中規定,發行公募債券,須向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申請注冊,非經該委員會批準,債券不得在市場上發行和公開出售。發行公募債券還必須經過公認的資信評級機構評定資信級別,因為不同資信級別的債券有不同的發行條件。公募債券因屬多數投資者所有,可以在二級市場公開買賣。

2.私募債券的發行

私募債券發行是指麵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發行債券,一般以少數關係密切的單位和個人為發行對象,不對所有的投資者公開出售。私募債券的發行相對公募而言有一定的限製條件,一般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證券監管機構對私募的對象在數量上並不作明確的規定,具體發行對象有兩類:一類是機構投資者,如大的金融機構或是與發行者有密切業務往來的企業等;另一類是個人投資者,如發行單位自己的職工,或是使用發行單位產品的用戶等。私募發行一般多采取直接銷售的方式,不經過證券發行中介機構,不必向證券管理機關辦理發行注冊手續,可以節省承銷費用和注冊費用,手續比較簡便。但是私募債券不能公開上市,流動性差,利率比公募債券高,發行數額一般不大。

債券是如何帶來收益的

人們所以購買債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知道它能帶來收益。個人投資者和投資機構一樣,他們購入債券是基於兩種考慮:一方麵是期待在一定時期內,比如3年、5年或者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有定期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麵是期望能安全地保住本金。

如果你有一筆錢,然而在幾個月之後就可能動用,你希望這筆錢動用之前的幾個月能為你提供利潤,在要用的時候又能立即兌成現金。在這種情況下,這筆錢較好的去處是購買短期債券。債券的另一大類是長期債券。在長期債券這一類中,有幾種情形可以決定投資期限的選擇,包括期待的利息率,以及在這一段時間裏可供使用的錢和設想的收益。

下麵介紹一下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1.短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以下的債券為短期債券。短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工商企業和政府。企業發行短期債券大多是為了籌集臨時性周轉資金。在我國,這種短期債券的期限分為3個月、6個月和9個月。

2.中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下的為中期債券。

3.長期債券:償還期限在5年以上的為長期企業債券。

一般說來,最長期的債券的利率也應該是最高的,因為它們的風險經曆相當長的時間。在大多數時候,實踐與理論一致,但也有一定的時期,長短期利率倒掛,這主要是對遠期通貨膨脹率看跌造成的。

有規則地支付利息,到期還本付息,這些都是債券吸引人的地方,但並不隻限於此。它們還有另一個吸引人的特點:即使沒有到期的債券,在必要時也可以很容易地兌換成現金。

但是投資債券要注意通貨膨脹,即使到期時本金全數拿回,但這些錢並不見得能買到在最初購買債券時所能買到的東西。由於通貨膨脹造成的購買力損失,不僅僅限於本金,通貨膨脹同樣也影響購買債券時的利率所得。

如何計算債券的收益率

人們投資債券時,最關心的就是債券收益有多少。對於附有票麵利率的債券,如果投資人從發行時就買入並持有到期,那麼票麵利率就是該投資者的收益。

但更多的債券投資者所希望持有的債券擁有變現功能,這樣持有人不僅可以獲取債券的利息,還可以通過買賣賺取價差。在這種情況下,票麵利率就不能精確衡量債券的收益狀況。人們一般使用債券收益率這個指標來衡量債券的投資收益。債券收益率是債券收益與其投入本金的比率,通常用年率表示。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麵利率、期限、麵值和購買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