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債券投資一點通(1 / 2)

債券投資必須遵守哪些原則

投資者在投資債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遵守債券的原則,就像我們在過馬路的時候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一樣,這樣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具體說來,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有哪些原則呢?

1.收益性原則

應該說投資者的目的就是獲得受益,誰都不願意投了一筆血本後的結果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一般來說,國家(包括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是以政府的稅收作擔保的,具有充分安全的償付保證,一般認為是沒有風險的投資;而企業債券則存在著能否按時償付本息的風險,作為對這種風險的報酬,企業債券的收益性必然要比政府債券高。當然,這僅僅是其名義收益的比較。

2.安全性原則

我們都知道,投資債券相對於其他投資工具要安全得多,但這僅僅是相對的,其安全性問題依然存在,因為經濟環境有變,經營狀況有變、債券發行人的資信等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而言,政府債券的安全性是絕對高的,企業債券則有時會麵臨違約的風險,尤其是企業經營不善甚至倒閉時,償還全部本息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企業債券的安全性遠不如政府債券。

3.流動性原則

這個原則是指收回債券本金的速度快慢。債券的流動性強意味著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將債券兌換成貨幣,同時以貨幣計算的價值不受損失,反之則表明債券的流動性差。

避免債券投資風險

任何投資行為都會麵臨投資風險,投資債券也不例外。專家提醒大家,在進行投資的時候要避免以下幾種風險。

1.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利率的變動導致債券價格與收益率發生變動的風險。這主要與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有關係。

2.價格變動風險。債券市場價格常常變化,若其變化與投資者預測的不一致,那麼,投資者的資本將遭到損失。

3.通貨膨脹風險。債券發行者在協議中承諾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或本金的償還,都是事先議定的固定金額。當通貨膨脹發生時,貨幣的實際購買能力下降,就會造成在市場上能購買的東西相對減少,甚至有可能低於原來投資金額的購買力。

4.信用風險。在企業債券的投資中,企業由於各種原因,比如管理不善、天災人禍等,可能導致企業破產,這就存在著不能完全履行其責任的風險。

5.轉讓風險。當投資者急於將手中的債券轉讓出去,有時候不得不在價格上打點折扣,或是要支付一定的傭金。

6.回收性風險。有回收性條款的債券,因為它常常有強製收回的可能,而這種可能又常常發生在市場利率下降、投資者按券麵上的名義利率收取實際增額利息的時候,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就會遭受損失。

7.稅收風險。政府對債券稅收的減免或增加都會影響投資者對債券的投資收益。

8.政策風險。指由於政策變化導致債券價格發生波動而產生的風險。例如,突然給債券實行加息和保值貼補。

選擇哪一種債券進行投資比較好

麵對債券市場上種類繁多的債券品種,投資者不免會有眼花繚亂的感覺。那麼究竟哪些品種投資者可以參與呢?

實際上,不同債券流通場所決定了個人投資者介入債市的途徑。我國債券市場分為交易所市場、銀行間市場和銀行櫃台市場。交易所市場通過交易指令集中競價進行交易,銀行間市場通過一對一詢價進行交易,銀行櫃台市場則通過掛牌價格一對多進行交易。

交易所市場屬場內市場,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可以廣泛參與,而銀行間市場和櫃台市場都屬債券的場外市場。銀行間市場的交易者都是機構投資者,銀行櫃台市場的交易者則主要是中小投資者,其中大量的是個人投資者。

在交易所債市流通的債券主要有記賬式國債、企業債券和可轉讓債券。在這個市場裏,個人投資者隻要在證券公司的營業部開設債券賬戶,就可以像買股票一樣購買債券,並且還可以實現債券的差價交易。而櫃台債券市場目前就隻提供憑證式國債一種債券品種,並且這種品種不具有流動性,僅麵向個人投資者發售,更多地發揮儲蓄功能,投資者隻能持有到期,獲取票麵利息收入。不過有的銀行會為投資者提供憑證式國債的質押貸款,提供一定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