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會計管理製度(2 / 3)

4.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的,應分別情況處理:

(1)作為債務人,如果重組債務的賬麵價值大於將來應付金額,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麵價值減記至將來應付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本公積:如果重組債務的賬麵價值等於或小於將來應付金額,則不做賬務處理。

(2)作為債權人,如果重組債權的賬麵價值大於將來應收金額,應將重組債權的賬麵價值減記至將來應收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當期損失:如果重組債權的賬麵餘額等於或小於將來應收金額,則不作賬務處理。

十四、本製度中所稱的賬麵餘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麵實際餘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的備抵項目(如壞賬準備等);賬麵價值,是指某科目的賬麵餘額減去相關的備抵項目後的金額。

十五、小企業應按本製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

1.在不影響對外提供統一財務會計報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增設或減少某些會計科目。

2.明細科目的設置,除本製度已有規定外,在不違反本製度統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需要自行確定。

3.本製度統一規定會計科目的編號,以便於編製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查閱賬目,實行會計電算化。企業不應隨意打亂重編。某些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空號,供增設會計科目之用。

十六、小企業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除應當包括本製度規定的基本會計報表外,還應提供會計報表附注的內容。本製度中規定的基本會計報表是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企業也可以根據需要編製現金流量表。小企業應按照本製度規定,對外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會計報告。企業不得違反規定,隨意改變財務會計報告的編製基礎、編製依據、編製原則和方法,不得隨意改變本製度規定的財務會計報告有關數據的會計口徑。

十七、執行本製度的小企業,轉為執行《企業會計製度》時,應按會計政策及其變更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以下略。

××公司會計核算辦法範本

_年_月_日()財字第_號

一、為適應公司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充分體現會計信息的可檢驗性、加強公司的財務管理、完善財務管理規章製度,特製定本辦法。

二、會計科目的運用及賬戶的設置按會計管理製度執行,不得任意更改或自行設置,個別企業因業務需要新增科目時,須報總公司財務部批準。

三、憑證一般采用記賬憑證或收、付、轉憑證,工業企業可采用收、付、轉憑證,貿易企業可采用記賬憑證。

四、會計核算組織程序

采用記賬憑證彙總表核算程序,記賬作證彙總表核算組織程序。

1.根據審核後的原始憑證填製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彙總表編製記賬憑證彙總表:

3.根據記賬憑證彙總表登記總分類賬:

4.根據原始收、付款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日記賬:

5.根據記賬憑證及所附的原始憑證登記各明細分類賬:

6.每月末,根據總分類賬和各明細分類賬編製會計報表。

五、記賬規劃

1.記賬須根據審核過的會計憑證。除按照會計核算要求進行轉賬時,用記賬員寫的轉賬說明作記賬依據外,其他記賬憑證都必須以合法的原始憑證為依據。沒有合法的憑證,不能登記賬簿,且每張記賬憑證必須由製單、複核、記賬及會計主管分別簽名,不得省略。

2.登記賬簿一律用鋼筆填寫。

3.記賬憑證和賬簿上的會計科目以及子、細目用全稱,不得隨意簡化或使用代號。

4.會計分錄的科目對應關係,原則上一種經濟事項分別或彙總編一套分錄,不得將不同內容的多種經濟事項合並編製一套分錄。

5.明細賬應隨時登記,總賬定期登記,一般不超過10天。

6.每一筆賬須記明日期、憑證號碼和摘要,經濟事項的摘要不能過分簡略,以保證第三者能看清楚。每筆賬記完後,在記賬憑證上劃“√”。

7.記賬的文字和數字應端正、清楚,嚴禁刮擦、挖補或塗改,不得跳行隔頁。應將空行或空頁畫斜紅線注銷。

8.記賬發生錯誤,用以下方法更正:

(1)記賬前發現記賬憑證有錯誤,應先更正或重製記賬憑證。記賬憑證或賬簿上的數字差錯,應在錯誤的全部數字正中劃紅線,表示注銷,並由經辦人員加蓋小圖章後,將正確的數字寫在應記的欄或行內。

(2)記賬後發現記賬憑證中會計科目、借貸方式或金額錯誤時,先用紅字填製一套與原用科目、借貸方式和金額相同的記賬作憑證,以衝銷原來的記錄,然後重新填製正確的記賬憑證,一並登記入賬。如果會計科目和借貸方式正確,隻是金額錯誤,也可另行填製記賬憑證,增加或衝減相差的金額。更正後應在摘要中注明原記賬憑證的日期和號碼以及更正的理由和依據。

(3)報出會計報表後發現記賬差錯時,如不需要變更原來報表的,可以填製正確的記賬憑證,一並登記入賬。如果會計科目和借貸方式正確,隻是金額錯誤,也可另行填製記賬憑證,增加或衝減相差的金額。更正後應在摘要中注明原記賬憑證的日期和號碼以及更正的理由和依據。

9.紅字衝賬除了用於更正錯誤外,還可以用於下列事項:

(1)經濟業務完成後,發生退回或退出;

(2)經濟業務計算錯誤而發生多付或多收;

(3)賬戶的借方或貸方發生額需要保持一個方向;

(4)其他必須衝銷原記數字的事項。

10.各賬戶在一張賬頁記滿後接記次頁時,需要加計發生額的賬戶,應將加計的借貸發生總額和結出的餘額記在次頁的第一行內,並在摘要欄注明“承前頁”。

11.月、季、年度末,記完賬後應辦理結賬。為了便於結轉成本和編製會計報表,需要發生額的賬戶應分別結出月份、季度和年度發生額,在摘要欄注明“本月合計”、“本季會計”和“本年合計”的字樣,在月結、季結數字上端和下端均畫單紅線,在年結數字下端畫雙紅線。總結的數字本身均不得用紅字書寫。發生筆數不多的賬戶,也可不總結。不需要加計發生額的賬戶,應隨時結出金額,並在月份、季度餘額下端劃單紅線,在年度餘額下端劃雙紅線。

12.編製會計報表前,必須把總賬和明細賬記載齊全,試算平衡,每個科目的明細賬各賬戶的數額相加總和同該科目的總賬數額核對相符。不準先出報表,後補記賬簿。

13.年度更換新賬時,需要結轉新年度的餘額,可直接過到新賬各該賬戶的第一行,並在摘要欄內注明“上年結轉”字樣。必要時,詳細注明餘額組成內容,在舊賬的最後一行數字下麵注明“結轉下年”字樣。結轉以後的空白行格包括不結轉餘額的賬戶,劃一條餘線注銷或蓋章注銷。

六、結賬、對賬

1.結賬是結算各種賬簿記錄,它是在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全部登記入賬的基礎上進行的,具體內容如下:

(1)在結賬時,首先應將本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記入有關賬目;

(2)本期內所有的轉賬業務,應編成記賬憑證記入有關賬簿,以調整賬簿記錄,如待攤、預提費用應按規定標準予以攤銷提取:

(3)在全部業務登記入賬的基礎上,須結算所有的賬簿。

2.對賬是為了保證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具體內容如下:

(1)賬證核對主要是在日常編製憑證和記賬過程中進行。月終如果發現賬賬不符,就應回過頭來對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進行核對,以保證賬證相符。

(2)賬賬核對每月一次,主要是總分類賬各賬戶期末餘額與各明細分類賬賬麵餘額相核對,現金、銀行存款二級賬與出納的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相核對,會計部門各種財產物資明細類賬期末餘額與財產物資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的保管賬相核對。

(3)賬實核對分兩類:第一類現金日記賬賬麵餘額與現金實際庫存數額相核對,銀行存款日記賬賬麵餘額與開戶銀行對賬單相核對,要求每月核對一次:第二類各種財產物資明細分類賬賬麵餘額與財產物資實有數額相核對,各種往來賬款明細賬賬麵餘額與有關債權債務單位的賬目核對,要求每季核對一次。

七、本辦法由公司董事會討論通過。

八、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公司會計核算製度範本

總則

一、為了加強和規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會計工作,根據國家財政部頒發的《股份有限公司會計製度》,結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修訂本製度。

二、本製度是公司的重要會計核算製度,是公司及其非獨立核算的二級單位會計核算的依據,是控股、參股公司會計核算的參考依據。

三、公司內實行各級、各類會計人員的統一管理:在會計核算上實行統一會計政策,統一會計科目,統一核算方法,統一會計報告格式。凡屬統一範圍內的具體規定均由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財務部製定及解釋,公司及各非獨立核算的二級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無條件地執行本製度的規定。

會計核算的原則

一、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采用借貸複式記賬法。

二、會計核算以權責製為基礎,收入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

三、會計核算以實際發生的會計事項為依據,準確、及時、真實、全麵地核算收入、成本、費用及其他經營業務事項,反映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

四、各項財產物資應當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或有關協議(投資投入)計價,除股份公司財務部另有規定者外,不得調整其賬麵價值。

五、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一致,除股份公司財務部另有規定者外,不得隨意變更。

六、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製會計報表,會計期間采用公曆日期。

七、會計核算應當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界限,以正確地計算企業當期損益。

八、會計核算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合理核算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

九、會計核算應當遵循重要性原則,一是簡化核算程序,二是重要的經濟業務,應當單獨反映。

會計政策與製度

一、公司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股份有限公司會計製度》,並參考相關的行業會計製度。

二、貨幣資金

公司的貨幣資金通過“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科目來核算。

1.“現金”科目核算公司的庫存現金。應設置“現金日記賬”,由出納人員根據收付款憑證,按照業務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應計算當日的現金收入合計數、現金支出合計數和結餘數,並將結餘數與實際庫存數核對,做到賬款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