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認真實施校、院(係、部)兩級管理職能,學校以宏觀管理為主,做好宏觀決策,加強辦學質量和效益的監控。學校要減少會議和文件,給院(係、部)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院(係、部)要切實加強院(係、部)職能,按照《方案》的要求,使院(係、部)真正成為擁有相應的自主權、能相對獨立運行的辦學實體。
三、從2001年元月1日起,所有院(係、部)全麵實施人員工資總額動態包幹和公用經費動態包幹辦法(按方案執行)。工資和公用經費由財務處、人事處會同有關部門和各院(係、部)寒假前一周集中辦公核定。
四、根據院(係、部)發展和個人收入增加兼顧的原則,院(係、部)對本單位經費實行總體規劃,打通使用。人員工資和津貼標準原則不得突破國家和學校的規定,其剩餘部分實行人員獎福30%、院(係、部)發展資金70%的分配辦法,其中用於發展的固化部分,學校實行資金1∶1匹配。
五、對方案中“院(係)公用經費動態包幹辦法”,本專科學生業務費適當增加。對於沒有學生或學生人數很少的係、部公用經費的計算公式改為J=(教學工作量/21)×(a3+a4)+A(a1+a2)+B(b1+b2)。
六、師資培養、研究生獎學金等下放到院(係、部)使用。
七、學校年度全員考核、崗位津貼製度考核、院(係、部)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放在每年年終統一進行。
八、對建院條件成熟的係,要加快建院步伐,成熟一個,建立一個。
蘭州理工大學關於管理權限重心下移,工資總額動態包幹辦法的補充規定
各院(係、部):
甘工黨發(2000)第009號文件中,人員工資的第二部分的計算式由三項組成,其中第一項A×560是用於專任教師工資的30%部分和課時酬金,A為教學標準學生數。對於教學標準學生數與專任教師之比為13∶1左右的院(係),560這個數及計算式是合適的,而高於此比例過多,就顯出其不合理性,不利於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經學校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對於生師比大於16的院(係),將采用修正計算式。修正計算式是將原計算式第一項A×560改為:
T×16×560+(A-T×16)×350
其中T為專任教師數
T=院(係)教職工總數-B類人員編製數-C類人員數,各類人員數以年底結算時為準。
該計算辦法從2001年4月份開始執行。
關於調整人員工資總額動態包幹辦法核算公式的通知
各院(係):
為了更準確核算各院(係)人員經費,充分調動各教學部門工作積極性,使人員經費的核撥更為合理科學,在總結2001年人員經費核撥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校各類職稱結構及各類人員平均工資,現將人員工資總額中第二部分核撥公式調整如下:
公式為:G=G′×R
G——院(係)津貼額/年;
R為人員結構及工作量酬金、30%津貼等調節係數;
R=1.58×正高人數/部門職工總數+1.2×副高人數/部門職工總數+0.97×中級人數/部門職工總數+0.82×初級及以下人數/部門職工總數;
G′為院(係)津貼標準核撥量;
當A/教師總數≤16時,
G′=A×600+B×6420+C×3000
當A/教師總數>6時,
G′=600×教師數×16+(A-教師數×16)×350+B×6420
A——教學標準學生總數;
B——院(係)黨政管理人員、輔導員、實驗技術人員編製總數;
C——除專任教師和黨政管理人員、輔導員、實驗技術人員編製數以外的人員,其具體數由各院(係)與人事處協商確定。
院(係)人員工資總額第一部分不再由各院(係)核算管理,由人事處統一管理。
蘭州理工大學《學校工作崗位設置與人員聘任及崗位津貼製度實施辦法》的修訂意見
為了繼續深化我校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進一步推動各項事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激勵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校在認真總結和測算上一輪崗位津貼製度運行狀況的基礎上,對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通過廣泛征求各方麵的意見和建議,在保持其連續性和相對穩定性的基礎上,現提出以下修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