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職業生涯管理概述(2 / 2)

1.職業生涯管理對員工的作用

(1)職業生涯管理可以增強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把握能力和對工作困難的控製能力。職業生涯管理可以使員工了解自身的長處和短處,養成對環境和工作目標進行分析的習慣,又可以使員工合理計劃、安排時間和精力開展學習和培訓,提高技能。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有利於強化員工的環境把握能力和困難控製能力。

(2)職業生涯管理是企業對員工負責的方式,有助於員工不斷提高自身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20年前,美國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著手製定廣泛的員工職業生涯開發計劃了。當時的做法主要是培養員工抓住企業內部各種機會的能力。例如,挑選出適合於升遷到關鍵位置的候選人,幫助他們做好晉升準備;為現有員工設計未來的職業晉升通道;通過舉辦各種講習班、進行職業生涯開發谘詢、報銷學費等形式支持員工的自我發展。例如,蘋果電腦公司告訴員工,要為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開發負責,決定他們未來的不是老板或公司,而是他們自己。當一個員工的個人目標在蘋果公司不能充分實現時,公司谘詢人員甚至可以幫助他們設計在公司之外的發展途徑。將自己的職業生涯控製在自己的手裏,這種職業生涯管理的新理念更大地激勵員工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努力。企業真正對員工負責任的最好辦法,不是給他一個終身的許諾,而是能夠帶動他職業的進步,保證他的市場競爭力在提升,這是企業真正對員工負責的態度。

(3)職業生涯管理可以促進雙職工家庭的發展。以往的職業計劃一般是針對某位職工的,然而,如果夫妻雙方都有職業,配偶中的每一方都強烈要求有連續且富有挑戰性的職業,雙方的需要在職業生涯計劃中必須仔細進行平衡。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進行必要的地區間人事調動時,也更加注意到員工配偶的職業需要,也更樂意同時雇用職業夫婦兩人。例如,美國杜邦公司的10萬名員工中有3500名雙職工夫婦。通過職業生涯管理盡可能設法讓配偶雙方到同一地區工作,關心和安排好員工配偶的職業問題,幫助員工綜合考慮職業生涯同個人追求、家庭目標等其他生活目標的平衡,避免顧此失彼、左右為難的窘境,有利於員工專心致力於工作。

2.職業生涯管理對企業的意義

第一,職業生涯管理是推動企業管理創新,以及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員工職業生涯的管理,從客觀上明確了員工個體的差異性,從每個員工的個體需求出發去規劃員工的發展方向與途徑,使管理由被動向主動轉變,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的管理哲學。

第二,職業生涯管理是充分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降低企業管理成本的關鍵。企業進行職業生涯管理,就是要對員工個體的具體發展目標進行規劃,根據每個員工的特長進行培訓和工作設計,這是企業的人力資本投資行為,這種行為一方麵打通了員工職業發展道路,使員工個人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個人發展目標,降低了員工發展的機會成本;另一方麵,企業在增加人力資本存量的同時,也使人力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降低了企業的相對成本。

第三,職業生涯管理是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徑。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構建企業差異競爭戰略優勢的最重要的要素。在人才競爭中,工資待遇、職位福利、企業實力等要素隻是吸引人才的一部分因素,此外還有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成就感的需要等方麵因素。職業生涯管理考慮了員工不同的特點和需要,並據此設計不同的職業生涯發展途徑,以利於不同類型員工在職業生涯中揚長避短,為員工提供更為平等的就業和發展機會;有利於提高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增加員工滿意度與忠誠度,從而在根本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第四,職業生涯管理有利於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性格”,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機製。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人的問題是影響其成敗的關鍵。企業進行職業生涯管理,就是要把員工的目標與企業發展的目標統一起來,使員工自覺將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融合在一起,真正實現員工從“社會人”向“企業人”的轉變,從而創建出既體現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又體現員工發展理想的文化精髓,並使之在員工較為穩定的成長中得到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