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力資源具有能動性
人力資源的能動性不僅體現在人的體能和智能的結合,同時也體現在人能夠自我完善、自我開發的能力上。人是生產活動的主體,能夠主動地、有目的地、有意識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並在生產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由於人在生產活動中可以對其他資源進行支配和利用,具有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所以人力資源可以進行開發、創新。
人力資源的能動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是自我提高的能力。人力資源可以通過接受教育、主動學習以及積累經驗來達到提高和豐富自己的目的。
第二是選擇職業。人對自己的職業方向有傾向性,在人才市場上可以自主擇業。
第三是自主工作的能力。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利用自己的智慧、所學的知識和經驗以及其他社會資源(如:自然資源、資本資源、信息資源等)來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做貢獻。
3.人力資源具有“經濟性”和“社會性”
首先人具有經濟性,人是“經濟人”,人的動機在手謀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同時人也具有社會性,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是社會的主體,是“社會人”,人與人、人在群體中的社會地位、人與社會的聯係構成了人的行為的不同表現形式。人力資源的形成、利用和開發是社會分工的結果,人力資源也是一種社會資源。
4.人力資源是複雜的、難以預測的
由於人的個性差異及人力資源特殊的形成過程,決定了人力資源本身是複雜並且難以預測的。因為每個人的性格、能力、素質都千差萬別,同時由於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曆、所受教育以及家庭社會的影響不同,導致每個人的表現不同,這就為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難題,因而人力資源管理要有針對性。
5.人力資源的資本性
人力資源具有資本性,同物質資本一樣可以投資而得到回報。但又與物質資本的被動性不同,人力資本代表企業投資的一部分,同時,人力資源的主體具有能動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感情、興趣愛好、意識以及需要,能動地進行自我投資,通過擇業或創業來達到自我增值、不斷完善的目的。
6.人力資源具有時效性
人是生物體,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而人力資源以人的生命存在為前提。人可以從事勞動的時間又僅僅是生命周期過程中的一部分,在這段時間裏,依據不同的年齡段,其勞動能力也有所不同。青年、壯年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時期,無論學習、成長都是最佳時期;在老年,隨著記憶力和體力的下降,已沒有開發的潛力,但卻是經驗豐富、智慧練達的階段。因此,人力資源的形成、開發和使用都受時間方麵的製約。
就社會整體而言,各階段的人力資源數量以及它們之間的聯係,尤其是“勞動人口與被撫養人口”的比例關係、社會“青壯年人口的比重”也存在著時效性的問題,因此國家應該動態考慮人力資源的形成、開發、分配、使用問題。現在全世界有很多國家出現“社會老齡化”、“人口負增長”,這是人力資源發展中需要麵對和克服的問題。
7.人力資源的非經濟性
作為生產要素的供給,人力資源除了追求經濟利益的目的之外,還有非經濟因素的考慮,例如個人的職業選擇、工作穩定性、職業生涯發展、個體興趣與愛好、個人的技能水平等等,都是個人在作為生產要素供給時需要考慮的內容,這些都是非經濟性的內容,顯示出人力資源的非經濟性特征。一般來說,在經濟發展程度比較低的社會裏,人們首先必須解決溫飽問題,對經濟性因素例如收入、物資條件等考慮得就比較多;當社會經濟發展達到一個較高級程度時,人們更多考慮的是榮譽、地位以及自身能力發揮等問題,考慮的是發展與享受的非經濟問題,對經濟性因素考慮得較少。作為企業,在製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時,需要考慮到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把物質因素與非物資因素結合起來。
1.1.3 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
現代企業是個有機的經濟體,人與崗位需要有效匹配才能使企業創造出最大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企業是一個具有不同崗位層次的經濟複合體,既有決策層,也有執行層和操作層;既有管理崗位,也有技術崗位和操作崗位;既有對內的生產運營崗位,也有如市場營銷、市場調查等對外崗位。因而,對於企業來說,必須有不同類型、不同專業技能以及不同質量層次的人與企業的不同崗位進行有效匹配。企業人力資源可以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配置,從而形成不同類別的人力資源結構。從企業運營角度來看,主要包含人力資源的年齡與性別的自然結構、文化結構、專業技能結構、職位結構。
1.企業人力資源的自然結構
人力資源的自然結構主要是以自然人的生理屬性進行的人力資源配置與組合,包括人力資源的性別結構與年齡結構。人力資源性別結構是在某一時點上,一個企業內的男女員工數量及其各自在企業人力資源總量中的比重。由於男女自然生理屬性的差異,有些工作適合男性,有些工作適合女性。另外,從心理學上來說,男女搭配工作往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中國有句俗話,“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是一種自然傾向。因而,作為一個企業來說,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需要招聘一定數量的男性與女性,而不是僅僅招聘男性或女性,使企業呈現出男女搭配工作的自然結構,更好地創造價值。人力資源的年齡結構是指某一時點上企業內處於不同年齡段的員工數量以及其在企業員工總體中所占的比例。由於不同年齡的人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年輕人具有創新、冒險、易於接受新生事物的特征,而年長者具有穩重、經驗豐富等特征,企業應該由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組成。當然,由於企業所在行業的差異,企業也應該根據其所在的行業表現出不同的年齡結構,例如很多高科技企業,需要具有創新意識與開拓精神的年輕人,才能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因而企業的年齡結構偏向年輕化;對於一些需要經驗積累的成熟製造業,年齡結構偏向於成熟化。不同年齡結構的企業,其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以及具體內容有很大差異,例如培訓教育費用的提取與使用、企業文化傳播的方式與途徑等。但現在很多企業在這方麵的用人理念很不適當,例如一些企業在人力資源招聘中過度強調男性的作用,強調年輕的作用,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也可能造成企業有效資源的浪費,應該說是一種不好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