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聖阿隆索(2)(3 / 3)

11月8日下午,船隊在島的東海岸發現了廣闊的入海口後,再度下錨,信心百倍地第二次登陸。他們遇見了這片土地上的土著居民波克諾族,並受到了盛大的歡迎。波克齊卡河的名字來源於當地土著語,意思是“與我們逆行的東西”。但是聖阿隆索這個名字卻是由哥倫布親自命名的。

在西班牙殖民地時代,聖阿隆索設有總督府,海港裏停滿了來自歐洲的船隻。為了防止海盜的襲擊,那個時代的波克齊卡河沿岸有用石頭壘成的高大防護牆。如今被稱做“聖阿隆索要塞”

的遺跡也是熱門的旅遊觀光景點。

而這個要塞同時也是銘刻著波克諾族最後一刻的慰靈碑。

關於被人稱為“聖阿隆索大屠殺”的悲劇,波茲教授在書裏是這麼寫的:

聖阿隆索要塞原本是早期的西班牙殖民者為了趕走土著波克諾族而建造的要塞。第二代西班牙總督艾斯帕特洛將不肯從沿岸地區遷移走的部落都定為“海盜”,對他們實行血腥鎮壓。武裝起來的白人們破壞了波克諾族的傳統文化,將他們從安居樂業的故鄉強行趕走。

1548年,迫害到達了頂點。波克諾族最後的首領那荷·耶庫集合起全部的力量,對聖阿隆索要塞發動了總攻擊。

然而,在西班牙守衛隊壓倒性的兵力麵前,他們全軍覆沒。

整整三天三夜,波克齊卡河的入海口都被勇敢的波克諾戰士的鮮血染得通紅。

隻有少數女人和孩子幸存了下來,據說他們逆流而上,逃進了西部的山區。但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聖阿隆索大屠殺”之後,除了島上流傳的傳說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波克諾族的足跡了。

“聖阿隆索大屠殺”350年之後-1898年,西班牙在與美國的戰爭中敗北,失去了加勒比海地區的古巴、波多黎哥以及波克諾島的領有權。

這場戰爭的勝利同時也讓美國的勢力延伸到了菲律賓、關島和夏威夷,一躍成為世界列強。前海軍副部長西奧多·羅斯福在率領“狂野騎士”登陸古巴、切斷海上補給線而將西班牙軍隊趕出波克諾島之後,一舉成為國民心目中的英雄,順利當選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第26任總統。

我記得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曆史教科書裏這樣寫道:“美軍戰死人數為零,這是一場持續百日的輝煌的小戰爭。”

輝煌的小戰爭!

長眠於聖阿隆索要塞遺址的波克諾戰士的英靈如果讀到了這句話,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32冒牌貨

美國自治領時代開始後,聖阿隆索的市中心遷移到了近代風格的新城區,而保留了西班牙風格古建築群的舊城區則作為曆史景觀區被保存了下來。

曾經是西班牙總督府的建築也被美國企業家接管,經過一番大規模的翻修,變身成了麵向遊客開放的高級酒店。

這就是現在的愷撒·格蘭酒店。

“歡迎來到愷撒·格蘭酒店!”

汽車在酒店的正門前剛一停下,棕色皮膚的帥氣門童就立刻迎了上來。我對於波茲教授的盛情表示了感謝,然後下了車。

門童忙著將我們的行李從後備箱裏搬出來時,教授從窗戶裏伸出手,很念念不舍地和我還有阿格妮絲握了握手。

“我住的酒店離這裏也就兩個街區。要是遇上了什麼麻煩,不用客氣直接聯係我好了,什麼時候都行。”

不知道是不是發動機熄火了還是怎的,波茲教授的出租車停在大門前遲遲不肯離去。門童用流利的英語向我們詢問那位友人是不是打算住在蒂爾塔·伊斯帕尼奧拉。

“嗯。我們也是在飛機裏才剛和他認識的。他可是波士頓大學的格利高裏·波茲教授,文化人類學的專家哦。”

對於我的回答,門童露出了訝異的表情。

“波茲教授?我可沒看出來。如果是波茲教授的話,他可是我們酒店的常客呢。”

“這兒的常客?”

我不禁停下腳步,正想回頭看的時候阿格妮絲突然靠上來摟住了我。

“不要回頭。他們應該還在外麵監視著呢。”

“監視?我們?”

“傑克!具體的問題,等到房間裏兩個人的時候再說。”

辦完入住手續,等到客房裏隻剩下克羅斯比夫婦兩個人時,我們首先做的就是檢查房間裏是否被安上了竊聽器。

我們用折疊式天線的探知器將房間中所有的地方都仔細地檢查了一遍後,阿格妮絲終於開口道:

“應該沒什麼問題。這個房間是安全的。”

我歎了口氣,在雙人床上坐了下來。雖然我也經曆過不少大場麵,然而第一天就遭遇這種事情,今後的日子可想而知。

“那司機開車技術也真夠爛的。”阿格妮絲說,“手術的傷口沒有裂開吧?”

“沒什麼問題。倒是那個波茲教授,他是冒牌貨嗎?”

我這麼一問,阿格妮絲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

“當然。他送我們到酒店,並非是出於親切。而是想親眼確認我們的確是住在這裏。至於沒有拒絕他的邀請,則是因為不想讓他意識到我們已經發現他是冒牌貨了。”

“原來是這樣。那你是怎麼發現他是假教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