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整理你手邊的通訊錄,絕不會太遲。”楊舜仁說他有今天的成果也是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其實工具就在你我身邊,就看你能不能有耐心、信心地去管理你的通訊錄了。”很多人把對通訊錄的建立當成一個普通電話號碼本那麼簡單,自然也就不會好好管理了。
打開你的通訊錄吧,上麵的人脈指數就是你的財富指數。一個人的事業成功,80%歸因於與別人相處,20%來自於自身的努力、智慧與能力等。要想在這個社會中脫穎而出、獲得成功,應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八麵玲瓏。沒有交際能力、沒有廣博的朋友資源,成功隻會是“鏡中花、水中月”。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回答《紐約時報》記者是如何保持自己政治關係網的提問時說:“每天晚上睡覺前,我會在一張卡片上列出我當天聯係的每一個人,注明重要細節、時間、會晤地點以及與此相關的一些信息,然後輸入秘書為我建立的關係網數據庫中。這些年來,朋友們幫了我不少。”一個當總統的人都在建立“交往檔案”,何況一般人呢?
很多時候,光建立“交往檔案”仍不夠,還要善於利用“交往檔案”來幫助自己。人們從生意場到日常交往,都應該處處留心,善待每一個關係夥伴,要從小處、細處著眼,事事落在實處。
6.重人情,儲人情
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們建立人脈關係一般都是靠“人情定律”來運轉的,不懂是行不通的。因為人情是無限的,有時你欠別人一個人情,可能一輩子都還不清。通曉人情,結交朋友時將心比心,多為他人著想,這樣才能廣播人情,日後自會收獲頗豐。
人是有情的靈物,人人都難逃一個“情”字。盡管在商場上素來有“認錢不認人”之說,但是“人情生意”卻從未間斷過。鳥可為食而亡,人可為情所動,富人們往往善於投資“人情生意”,即“感情投資”。所謂投資“人情生意”,說簡單點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層相知和溝通,能夠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關心、相助。即使遇到不順當的情況,也能夠相互體諒,“生意不成人情在”。你送朋友一個人情,朋友便欠你一個人情,他日索要,他一定會回報於你。當然人情需要儲蓄,它就像你在銀行裏的存款一樣,存得越多、越久,紅利便越多。
張新根就是靠人情成功的。1989年在杭州創業時,他處於人生的最低穀,苦到買不起煤球燒火。即使如此,他也並沒有放棄,而是經常奔走於杭州的各個畫廊、美術院校,隻要有機會就給別人看自己的畫筆。正當他四處碰壁、十分窘迫時,一個改變他命運的人出現了。
某一天張新根在一個畫廊裏,時任杭州畫院副院長的周文清老師也恰好來畫廊參觀。他看周老師氣度不凡,就拿出一支上好的雞毛筆要送給他,周老師看後感到很驚訝。這次巧遇使周文清老師對他的筆產生了濃厚興趣,以筆會友,兩個人在研究筆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他的筆,周文清決定幫他開一個筆會,並免費提供場地。通過筆會,張新根認識了畫院更多的朋友。周老師還幫助他解決了欠了多年的債務問題。還掉債務後,張新根的心情也輕鬆起來。時間久了,通過書畫家們和顧客間的相互介紹,他的筆莊在杭州漸漸闖出了名氣。
不久,張新根將他的筆莊開在—個冷清的文化用品市場二樓的拐角裏,氣氛雖然冷清,但他卻自有目的。喜歡毛筆的人都是一些文人,不喜歡很熱鬧的地方,書法家、畫家來這一看就會覺得比較高雅,地方也比較寬敞。如今,張新根已經擁有兩個筆莊、一家工廠,每年製作、銷售毛筆四五萬支,已走在通向成功的創業路上。
張新根利用人情實際卜解決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他在已經欠債很多的情況下,請一些“墨寶”幫了他的忙,把債還了,這是很典型的人情關係;第二個,開工廠時,人家給他提供的場地是不要錢的;第三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在文化市場裏麵都要挑人流大的好位置,他的場地卻在二樓最偏僻的地方,這樣能夠使人心情放鬆地試他這個筆,使顧客就像回到家一樣,充滿了人情味,生意自然好做了。他在經營上的亮點就是始終沒有忘掉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人際關係這種因素,進而轉敗為勝。
怎樣去結得人情,並無一定之規。總之要記住:要想得,先要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要想人愛己,先要己愛人。隻有時刻存有樂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為自己多儲存些人情的債。養成儲蓄人情的習慣,甚至子孫後代都從中得到好處。
在山西商界,樊曉軍是個絕對不容忽視的名字。1989年,他成為舒而美衛生巾在太原的代理商。他的確是塊做生意的料:人緣好,又勤快、守信,多次頂著鵝毛大雪給客戶按時送貨。沒多久,他的網絡便遍布太原的大街小巷,幾千個網點覆蓋著每個煙攤和公共廁所。有了這張“大網”,無論什麼貨,在他手上自然走得快,各個品牌的紙製品企業紛紛找上門來。於是,太原市場上銷售的紙製品,幾乎全是從樊曉軍的倉庫裏拉出去的,他成了壟斷太原市場的“紙老虎”。1993年,樊曉軍成為寶潔的山西代理商,開始把目光從太原投向整個山西。他跑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相繼建立了8家分公司,終於形成一個密布全省的暢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