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財務分析不是需要而是必須
每個門店均配備有專業的會計記賬及財務核算。店長雖然不是專業的財會人員,但是店長的職責就是保證門店的盈利,店長需要掌握分析財務指標的方法,通過分析財務指標,了解本店的盈利能力。財務分析的基礎工具是門店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這兩張報表概括了門店的財務狀況對門店經營業績的影響。作為店長需要掌握這些財務工具的分析使用。
1、資產負債表
資產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資產負債表通過顯示資產和負債的比例,可以反映出門店的經營效率。
2、比率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表明門店是否有能力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例如,流動比率為2:1是被認為安全的比率,表明該門店可以用2元的流動資產償還每1元的流動負債。如果流動比率小於1,即流動資產小於流動負債,則意味著該門店的現金入不敷出,離破產不遠了。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現金+應收款)÷流動負債
當門店的流動資產被大量的存貨所占用時,就需要用速動比率來檢測門店的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速動比率用來說明門店可以馬上轉化成現金用來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一般認為1以上的速動比率是合適的比率。對於門店,將大量的現金壓在貨物上是不明智的行為。
3、損益表
損益表反映出門店是否賺到利潤。它由銷售收益、成本、費用三部分組成。
通過損益表細致的分析,可以得知有許多方法改進一個門店的盈利經營情況:
(1)增加營業費用。
(2)增加銷售額,但是要確保不要同比例增加銷售成本或者是營業費用。
(3)降低營業費用,但是要確保不要同比例減少銷售額或者是同比例增加銷售成本。店長要分析不同時期各種費用的增長或減少的原因,不要僅僅簡單地靠增加銷售額來改善門店經營情況。
168.規範收銀作業
收銀台是店鋪商品、現金進出的“閘門”,商品流出、現金流入都要經過收銀台,稍有疏忽就會使經營前功盡棄。因此,收銀作業是店鋪管理的一個關鍵點。收銀作業直接關係到店鋪的經濟效益,也影響著顧客對店鋪的最後印象,因而,在開店過程中,需要對收銀作業作出規範。
合格的收銀員在收銀時必須做到準確、迅速、親切,要熟悉每一類商品的價格,熟悉信用卡使用程序,並在收銀時使用禮貌用語,具備識別假鈔,點鈔、錄卡準確快捷等素質能力。不同的店鋪麵對不同的顧客群體,收銀作業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商家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收銀作業做出規範。收銀作業規範的內容很多,有收銀作業紀律、收銀結算作業規範、收銀裝袋作業規範、收銀員離開收銀台的作業規範、營業結束後收銀機的管理規範等種種規範,但最常使用的還是收銀結賬作業規範,其主要步驟如下:
1、對顧客表示歡迎
(1)標準用語“歡迎光臨”。
(2)將收銀機的活動屏幕麵向顧客。
(3)麵帶笑容,與顧客的目光保持接觸。
(4)等待顧客將購物籃或是購物車上的商品放在收銀台上。
2、告知顧客購物結算金額
(1)標準用語“總共××元”。
(2)將空的購物籃從收銀台上拿開,疊放在一旁。若無他人協助裝袋工作,收銀員可以趁顧客拿錢時,先行將商品裝袋,但是在顧客拿現金付賬時,應立即停止手邊的工作。
3、登錄顧客購買的商品
(1)左手拿取商品,並找到某條形碼,如沒有就找出其代碼。
(2)登錄完的商品必須與未登錄的商品分開放置,避免混淆。
(3)檢查購物車底部是否還留有尚未結賬與未掃描登錄的商品。
(4)右手持掃描儀,掃描商品的條形碼,如無條形碼,則輸入其代碼,以便正確地登錄在收銀機內。
4、遞給顧客找還的錢款
標準用語“找您××元”。
找出正確的零錢。
將大鈔放下麵,零錢放上麵,雙手將現金連同發票交給顧客。
待顧客沒有疑問時,立刻將磁盤上的現金放入收銀機的抽屜內並關上。
5、將顧客購買的商品依序裝袋
根據袋裝原則,將商品依序放入購物袋內。
6、真誠地表示感謝
(1)標準用語“謝謝!歡迎再次光臨”。
(2)確定顧客沒有遺忘購物袋。
(3)麵帶笑容,目送顧客離開。
(4)一手提著購物袋交給顧客,另一手托著購物袋的底部。確定顧客拿穩後,才可將雙手放開。
7、收取顧客支付的錢款
(1)標準用語“收您××元”。
(2)顧客的現金以磁鐵壓在收銀機的磁盤上。
(3)確認顧客支付的金額,並檢查是否為假鈔。
(4)若顧客未付賬,應禮貌地重複一次,不可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
169.製定合理的薪酬製定應該遵循的五大原則
為員工製定合理的薪資製度,必然需要堅持一定的原則。隻有公平合理的薪酬,才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體會到自身被關心和自我價值被認可,增加對店鋪的認同感,自覺地與店鋪同甘共苦,為自身的發展與店鋪目標的實現而努力工作。因此,店主在製定員工薪資時,需要尤其考慮公平合理等原則:
一、公平原則
員工的滿足感很重要,誰都渴望拿到盡可能高的薪酬。但薪酬製定並非越高越好,重要的是讓員工認為自己所得到的報酬是公平的,自己能夠通過改進工作績效增加報酬。
員工對薪酬的公平感,也就是對薪酬發放是否公正的認識與判斷,是設計薪酬製度和進行薪酬管理時必須首先考慮的。公平感取決於員工所獲得的報酬和他所做出的貢獻之比與某一衡量標準相比是高還是低。那麼這一衡量標準如何確定呢?
員工用以衡量公平與否的標準體現在外部公平、內部公平和員工個人公平三個方麵。也就是說,員工衡量公平的標準既包括店鋪內的其他員工,也包括店鋪外部員工獲得的報酬與他們的貢獻之比,同時還包括員工對自我價值的估價或者是店鋪所做出的許諾。